蜺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五稽切;《集韻》、《正韻》:硏奚切,𡘋音倪。《爾雅・釋蟲》:蜺,寒蜩。【註】寒螿也。揚子《方言》:蟬黑而赤者謂之蜺。
义又,嬰蜺,蟲名。《神異經》:蜚蟲以季夏藏于鹿耳,名嬰蜺。
义又,與霓同。《爾雅・釋天》:蜺爲挈貳。【註】雌虹也。
音又,《唐韻》:五結切;《集韻》:倪結切,𡘋音齧。《韻會》:屈虹也。《前漢・天文志》:抱𧊗垂蜺。【註】雄爲虹,雌爲蜺。如淳曰:蜺讀曰齧。《晉書・王筠傳》:沈約示筠〈郊居賦〉,筠讀至雌蜺連蜷,約撫掌欣抃曰:僕嘗恐人呼爲霓。蓋謂字本讀入聲,恐人呼爲平聲也。
音又,《廣韻》:寒蜩之蜺亦音齧。㊟〔「寒蜩之蜺亦音齧」,《廣韻》蜺:「寒蜩。又音倪。」〕
义又,孑蜺,延首之貌。王逸〈魯靈光殿賦〉:白鹿孑蜺於欂櫨。
音又,虹蜺之蜺。《韻補》叶硏計切,音詣。曹植〈七啓〉:凌轢諸侯,馳驅當世;揮袂則九野生風,忼慨則氣成虹蜺。
《王逸魯靈光殿賦》
謹照原文王逸改王延壽。
注解
〔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蜺〕字拼音是n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兒。
〔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í] ⑴ 寒蝉,一种体形较小的蝉。⑵ 古同“霓”,虹的一种。
蜺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蜺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