蹠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𨂂
音《唐韻》、《集韻》、《正韻》𡘋之石切,音隻。《說文》:楚人謂跳躍曰蹠。揚子《方言》:楚曰蹠;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跳。
义又,《廣韻》:足履踐也。《史記・蘇秦傳》:被堅甲,蹠勁弩。《前漢・揚雄傳》:蹠彭咸之所遺。【註】蹠,蹈也。《楚辭・九章》:眇不知其所蹠。【註】蹠,踐也。
义又,《淮南子・原道訓》:自無蹠有。【註】蹠,適也。
义又,《玉篇》同「跖」。《戰國策》:蹠穿膝暴。【註】蹠,足下。《淮南子・主術訓》:則蹠蹻之姦。【註】盜蹠。
音又,《集韻》:章恕切,音翥 —— 義同。
音又,職略切,音灼 —— 與趵同,跡也。
注解
〔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蹠〕字拼音是zh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庶。
〔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í] ⑴ 脚面上接近脚趾的部分⑵ 脚掌。
蹠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蹠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