輹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方六切,音福。《說文》:車下縛也。《廣韻》:車伏兔也。《集韻》:車軸縛也。《釋名》:輹,伏也 —— 曰伏兔者,伏于軸上似之也。《易・大畜》:輿脫輹。又,〈大壯〉:壯于大輿之輹。
音又,《集韻》:芳六切,音蝮 —— 義同。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2987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46頁,第2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29頁,第4字
《釋名》輹,伏也。曰伏兔者,伏于軸上似之也。
謹照原文釋名下改車伏兔又曰輹,輹伏也,伏于軸上也。
索引
愛日堂藏本: 第707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2頁,第12字
注解
〔輹〕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車部。
〔輹〕字拼音是f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車、复。
〔輹〕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ù] ⑴ 车伏兔,即垫在车箱和车轴之间的木块。上面承载车箱,下面呈弧形,架在轴上。
輹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輹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