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卽削切;《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𡘋音焦。《說文》:鐎,斗也。《廣韻》:溫器,三足而有柄。《周禮・天官・鬱人》〔註〕:以煑之鐎中,停于祭前。《史記・李將軍傳》刁斗〔註〕:以銅作鐎器,受一斗,晝炊飯食,夜擊持行,名曰刁斗。又,《博古圖》:漢熊足鐎斗,高四寸八分,深三寸二分,口徑二寸三分,容一升四合有半,重一斤十兩,有流,有柄,三足,流蓋與柄多爲物象,足飾以熊。龍首鐎斗,高七寸八分,深二寸三分,口徑四寸三分,容三升,重三斤一兩,有耳,有流,有柄,首飾以龍,皆銅爲之。趙襄子使㕑人操斗,以食大工。古者行食以斗,而此有柄與流,知其爲盛羹湇之具也。《正字通》:據此說,與《周禮註》煑鐎小別。然以形制推之,鐎斗與軍中鐎斗,名同實異。《說文》鐎汎訓鐎斗,徐氏誤引《史記》「鐎器受二升,晝炊夜擊」以實之。《六書故》、《正韻》、《韻會》鐎字註與刁斗合爲一,皆非也。《集韻》:通作焦。
音又,《廣韻》:昨焦切;《集韻》:慈焦切,𡘋音樵 —— 溫器,形如銚。
音又,《五音集韻》:卽由切,音遒 —— 釜屬。
注解
〔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鐎〕字拼音是j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焦。
〔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āo] ⑴ 刁斗,古代军用炊具,三足,有柄,夜间用来敲击报更:“秋入铜~。”⑵ 温酒器。
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