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薄巧切;《集韻》、《韻會》、《正韻》:部巧切,𡘋音抱。《說文》:饐魚也。《玉篇》:漬魚也。今謂裛魚。《釋名》:鮑魚。鮑,腐也,埋藏奄使腐臭也。《急就篇》〔註〕:鮑亦海魚,加之以鹽而不乾者也。《周禮・天官・籩人》:膴、鮑、魚、鱐。【註】鮑者,於楅室中糗乾之,出於江淮也。《史記・貨殖傳》:鮑千鈞。【註】鮑,膊魚也。謂破開中,頭尾不相離爲鮑,謂之膊關者也。〈周語〉:鮑魚不登俎豆。《家語》: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义又,姓。《左傳・莊十四年》〔註〕:鮑叔牙,小白之傅。〈齊語〉:鮑叔牙,齊大夫姒姓之後。
义又,與鞄同。《周禮・冬官・考工記》:攻皮之工函鮑。【註】鮑,或書爲鞄。《蒼頡篇》有鞄𠤦。
音又,《集韻》:披交切,音拋 —— 魚名。
音又,《集韻》:班交切,音包 —— 人名。楚有申鮑胥。通作包。
注解
〔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鮑〕字拼音是b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包。
〔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ào] ⑴ 〔~魚〕❶鹹魚,如“如入~~之肆,久而不聞其臭”;❷鰒魚的俗稱。⑵ 姓。
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鮑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