鷞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𡘋音霜。《說文》:鷫鷞,西方神鳥。《正字通》:長頸,綠色,似鴈,皮可爲裘。揚雄〈蜀都賦〉:䨥鷤鷫鷞。《史記・司馬相如傳》:家貧,以鷫鷞裘貰酒。
义一作肅爽,馬名。《左傳・定三年》:唐成公有兩肅爽馬。【疏】肅爽,其羽如練,高首而修頸,馬似之。俗作鸘。
音又,《廣韻》:疎兩切;《集韻》、《韻會》、《正韻》:所兩切,𡘋音縔。《廣韻》:鷞鳩,鷹也。亦作爽。《左傳・昭二十年》:晏子曰:爽鳩氏始居此地。【註】爽鳩氏,少皥司𡨥。
注解
〔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鳥部。
〔鷞〕字拼音是shu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爽、鳥。
〔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uāng] ⑴ 〔鷫~〕见“鷫”。㈡ [shuăng] ⑴ 〔~鳩〕也作“爽鳩”。鸟名。鹰。
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鷞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