麙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五咸切;《集韻》:魚咸切;《韻會》:疑咸切,音嵒。《說文》:山羊而大者,細角。《爾雅・釋獸》:熊虎
,其子狗,絕有力麙。揚雄〈蜀都賦〉:獸則麙羊野麋。
音又,《廣韻》:胡毚切;《集韻》:胡讒切,音咸。又,《集韻》:虛咸切,音欦 —— 義
同。
音又,《類篇》:其淹切,音鉗 —— 羊六尺爲羬。或从鹿。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3620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11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11頁,第3字
注解
〔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鹿部。
〔麙〕字拼音是xiá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鹿、咸。
〔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án] ⑴ 古同“羬”,细角羚羊:“兽则~羊野麋。”
麙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麙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