齵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庸韻》:五婁切;《集韻》、《正韻》:魚侯切,𡘋音嵎。《說文》:齒不正也。《正韻》:齒相佹也。
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察其葘蚤不齵,則輪𨿽敝不匡。【註】葘輻之入轂處蚤入牙處,齒牙參差,謂之齵;上下入處,整然相當,則轂𨿽敝壞,輻不邪枉也。又,《荀子・君道篇》:境內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
音又,《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𡘋音虞。《廣韻》:齱齵,齒重生。
音又,《正韻》:一曰齒偏。
注解
〔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齵〕字拼音是y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齒、禺。
〔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ú] ⑴ 牙齿不整齐。⑵ 泛指参差不齐:“察其菑蚤不~,则轮虽敝不匡。”
齵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齵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