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qiū ㄑㄧㄡ

卷八丘部共5画
说文解字

卷八

丘部

5画

U+4E18

去鳩切

𠀌𠀉𠀈𤤘𡊣

丘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去鳩切頁碼268頁,第1

異體㐀、𠀌𠀉𠀈、丘

丠土之高也,非人所爲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丠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崐崘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丠。象形。凡丠之屬皆从丠。今隷變作丘。

𤤘

異體𡊣、坵

𤤘古文从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丘字,商承祚以為『丘為高阜,似山而低,故甲骨文作兩峰』。其說可從,三峰為山,兩峰為丘。春秋以後上部漸訛為『北』形,戰國文字或加義符『土』,或加聲符『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五反切起秋反頁碼687頁,第4行,第1

𤤘土之高,非人所爲也。從北,從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從北。中邦之居在崑崙之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象形。凡丘之屬,皆從丘。

鍇注臣鍇曰:「天地自然也。」

反切………頁碼687頁,第6行,第1

古文從土。

鍇注臣鍇曰:「土亦地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去鳩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543頁,第3許惟賢677頁,第4

𤤘土之高也。

段注《大司徒》注曰:土高曰丘。

非人所爲也。

段注《釋丘》曰:非人爲之丘。謂非人力所爲也。

从北。从一。

段注會意。去鳩切。古音在一部。讀如欺。漢時讀入今之尤韵。故《禮記》嫌名注曰:宇與禹,丘與區之類。漢時區亦去鳩切也。

一,地也。

段注釋从一之意。

人凥在丠南。故从北。

段注釋从北之意。

中邦之凥在昆侖東南。

段注昆侖下當有丘字。嫌人居不必在丘南。故言《倉頡》造字之初取意於此。

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

段注《淮南・墬形訓》注曰:四方而高曰丘。

象形。

段注與上會意別。

凡丠之屬皆从丠。

古文从土。

段注从土猶从一。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仲尼亦作仲泥,尼即凥之假字。

《漢書》「丘嫂」即「空嫂」,猶言寡嫂也。虚,大丘也,故引申為空虚。

白话解释

丘,非人为堆筑的高耸土堆。字形采用“北、一”会义。“一”,表示地面,因为人通常居住在山丘南面,所以字形采用“北”作边丘相关的字,都采用“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像小山二峰隆起的樣子。金文第二例,二峰之形猶可見,第一例上體冗筆彎出,已失其形。戰國文字第一例,下體增一冗筆,第二例下體增一土字。篆文峰形變作二人相背,已失原形;古文上體承自篆文,下體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隷書二形,前者峰形變作左右折筆,後者左峰依稀可見。楷書沿之隸書第二例而定體。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丘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28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676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514頁
4說文校箋第344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325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17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00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13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73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09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336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278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283頁【補遺】第17242頁
14通訓定聲第78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11頁【崇文】第2841頁
16說文句讀第1102頁
17說文新證第652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348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七冊,第499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790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