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词语

共有 2534 个词语,共 26 页,当前第 5 页

  • 着三不着两

    zháo sān bù zháo liăng

    指考虑不周,言行轻重失宜。 [查看详情]

  • 针尖对麦芒

    zhēn jiān duì mài máng

    犹言针锋相对。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相对。 [查看详情]

  • 真金不怕火

    zhēn jīn bù pà huǒ

    见“真金不怕火炼”。 [查看详情]

  • 真人不露相

    zhēn rén bù lòu xiàng

    谓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查看详情]

  • 纸包不住火

    zhǐ bāo bú zhù huǒ

    比喻事实是掩盖不了的。 [查看详情]

  • 知子莫若父

    zhī zǐ mò ruò fù

    了解儿子的无过于父亲。 [查看详情]

  • 中看不中吃

    zhōng kàn bù zhōng chī

    比喻外表好看,其实不中用。 [查看详情]

  • 周瑜打黄盖

    zhōu yú dă huáng gài

    《三国演义》故事:黄盖诈降于曹操,进行火攻,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这一场打既是事先商量好了的,自然是两相情愿。所以“周瑜打黄盖”成为歇后语,其下一句就是“两相情愿” [查看详情]

  • 嘴大喉咙小

    zuǐ dà hóu lóng xiăo

    嘴大喉咙小,吃得进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查看详情]

  • 嘴尖舌头快

    zuǐ jiān shé tóu kuài

    比喻话多而轻率。 [查看详情]

  • 阿波罗计划

    ā bō luó jì huà

    美国的一项科学技术计划,包括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 [查看详情]

  • 阿尔巴尼亚

    ā ěr bā ní yà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287万平方千米。人口330万(1992年)。首都地拉那。境内多山。地中海气候。工业在经济中占主要地位,世界主要铬矿石生产国之一。 [查看详情]

  • 阿尔法射线

    ā ěr fă shè xiàn

    见“甲种射线”。也作α射线。 [查看详情]

  • 阿尔及利亚

    ā ěr jí lì yà

    西北非国家。临地中海。面积23817万平方千米。人口2780万(1995年)。首都阿尔及尔。阿特拉斯山脉斜贯北部,沿海为平原;中、南部属撒哈拉沙漠,占全境面积90%。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是经济支柱。葡萄酒和橄榄油为传统出口商品。 [查看详情]

  • 阿尔金山脉

    ā ěr jīn shān mài

    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山脉之一。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界山,海拔3500阿尔金山脉4000米,同名高峰(5798米)在新、青、甘边境。因气候干旱,多岩石裸露的石山。 [查看详情]

  • 阿尔山温泉

    ā ěr shān wēn quán

    内蒙古著名矿泉疗养地。在大兴安岭中段西麓,蒙古语“阿尔山”意为“圣水”。有四十二个泉眼,泉区方圆仅1平方千米。各泉水温差别明显(1阿尔山温泉48°c),所含化学成分各不相同,可分别治疗几十种慢性病。 [查看详情]

  • 阿尔泰山脉

    ā ěr tài shān mài

    亚洲主要山脉之一。在中国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西北延伸到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海拔2000阿尔泰山脉3000米,最高峰友谊峰(4374米)在中、蒙边界。有冰川分布。中国西北重要高山牧场,富金矿。 [查看详情]

  • 阿尔泰语系

    ā ěr tài yǔ xì

    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国。包括突厥、蒙古、满通古斯语族。 [查看详情]

  • 阿耳忒弥斯

    ā ěr tuī mí sī

    希腊神话中的狩猎女神。掌管狩猎,照顾妇女分娩,保护反抗和蔑视爱神的青年男女。曾与孪生弟弟阿波罗一起,杀死迫害其母的巨蟒皮同和羞辱其母的尼俄柏及其子女。 [查看详情]

  • 阿非利坎人

    ā fēi lì kăn rén

    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数分布在纳米比亚、津巴布韦等国。约285万人(1985年)。讲南非荷兰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牧业。 [查看详情]

  • 阿佛洛狄忒

    ā fó luò dí tuī

    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罗马神话中称为维纳斯。她生于海中,以美丽著称。被认为是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的妻子,有关她的恋爱传说很多。在古希腊、罗马艺术作品中被塑造成绝色美女,最著名的雕像是在米洛斯岛出土的“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 [查看详情]

  • 爱吃枣儿汤

    ài chī zăo ér tāng

    比喻喜欢勾勾搭搭。 [查看详情]

  • 哀的美顿书

    āi de měi dùn shū

    见“哀的美敦书”。 [查看详情]

  • 哀的美敦书

    āi dì měi dūn shū

    英语ultimatum的译音。最后通牒。亦作:哀的美顿书。 [查看详情]

  • 爱丁堡大学

    ài dīng băo dà xué

    英国的私立大学。1583年创建于爱丁堡。设有神学、法学、医学、文学、理学、音乐、社会科学、兽医等学院。 [查看详情]

  • 埃菲尔铁塔

    āi fēi ěr tiě tă

    由桥梁工程师埃菲尔设计,于1889年建在法国巴黎的一座露空格构的铁塔。高300米,设计离奇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巴黎的一个景点和突出标志。 [查看详情]

  • 爱克斯射线

    ài kè sī shè xiàn

    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有很大穿透能力,能使照相胶片感光,使某些物质发荧光,并能使气体游离,对机体细胞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和医疗方面。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所以又叫伦琴射线。也叫爱克斯光。通常写作X射线。 [查看详情]

  • 爱美的戏剧

    ài měi de xì jù

    简称“爱美剧”。中国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演剧。“爱美的”系英语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1921年,汪优游、陈大悲等人针对文明戏商业化弊病,提倡非营业性演剧,主张严格遵守剧本和排演制度,使用立体布景等。爱美的戏剧运动首先在北京、上海高等学校兴起,引起社会热烈反响。爱美剧是文明戏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后因其业余性影响艺术质量的提高而衰落。 [查看详情]

  • 埃涅阿斯纪

    āi niè ā sī jì

    一译“伊尼特”。史诗。古罗马维吉尔作于公元前30年至前19年。共十二卷,约一万二千行。描写特洛伊被希腊军攻陷后,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在天神护卫下携家出逃,辗转到了意大利,娶当地公主为妻,建立了罗马城,开始朱里安族的统治。 [查看详情]

  • 埃塞俄比亚

    āi sāi é bǐ yà

    东非内陆国。面积约10993万平方千米。人口5490万(1995年)。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大部分地区为号称“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2500米以上。地处热带,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农牧业为经济重要部门。是世界咖啡的原产地和重要生产国。主要出口咖啡。 [查看详情]

  • 爱沙尼亚人

    ài shā ní yà rén

    爱沙尼亚的主体民族。部分分布在高加索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另有少数分布在欧、美各国。约110万人(1985年)。讲爱沙尼亚语。多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查看详情]

  • 爱斯基摩人

    ài sī jī mó rén

    居住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人,一小部分住在俄罗斯东北部楚克奇半岛一带,主要从事捕鱼和猎取海兽。[爱斯基摩,英Eskimo] [查看详情]

  • 埃特纳火山

    āi tè nà huǒ shān

    欧洲最高的活火山。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北部。主要喷火口海拔3323米,直径500米,常积雪。喷发时岩浆从侧面许多小喷火口喷出。自公元前475年以来,共喷发二百多次,是世界上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至今常有黑烟喷出。建有盘山公路和缆车,供旅游者登山观赏火山胜景。 [查看详情]

  • 阿空加瓜山

    ā kōng jiā guā shān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第二高峰。海拔6960米。主要由火山岩构成。峰顶较为平缓。山麓多温泉,为疗养和旅游胜地。 [查看详情]

  • 阿拉伯半岛

    ā lā bó bàn dăo

    世界最大的半岛。在亚洲西南部。面积322万平方千米。除西部、南部和东南边缘有山脉外,大部分是高原。气候炎热干燥,是世界最热的地区之一。沙漠广布。产椰枣、咖啡、羊毛、皮革等。富藏并盛产石油。 [查看详情]

  • 阿拉伯帝国

    ā lā bó dì guó

    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封建国家。公元7世纪30年代阿拉伯半岛在穆罕默德领导下统一后,阿拉伯人开始在“圣战”旗帜下对外扩张,占领西亚、北非、中亚以及西班牙广大领土,形成庞大的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帝国统治者称哈里发,集政治、宗教大权于一身。9世纪中期起衰落,哈里发大权旁落。1258年被蒙古人所灭。 [查看详情]

  • 阿拉伯非洲

    ā lā bó fēi zhōu

    泛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北的非洲。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通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其历史文化发展同撒哈拉以南的黑种人截然不同。 [查看详情]

  • 阿拉伯国家

    ā lā bó guó jiā

    国民中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索马里、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等国。 [查看详情]

  • 阿拉伯字母

    ā lā bó zì mǔ

    阿拉伯文的字母,共二十八个。因伊斯兰教的影响流传很广。 [查看详情]

  • 阿拉曼战役

    ā lā màn zhàn yì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1942年10月,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第八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对隆美尔统率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攻击,两军激战十二天,英军获胜,德、意军被迫退到突尼斯边境。 [查看详情]

  • 阿兰·德隆

    ā lán · dé lóng

    见“德隆”。 [查看详情]

  • 阿里斯托芬

    ā lǐ sī tuō fēn

    (aristophanes,约前446-前385)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雅典公民。相传写有四十四部喜剧,现存《阿哈奈人》、《骑士》、《和平》、《鸟》、《蛙》等十一部。有“喜剧之父”之称。 [查看详情]

  • 阿留申群岛

    ā liú shēn qún dăo

    在太平洋和白令海之间。包括十四个大岛和众多小岛,属美国阿拉斯加州。面积17552平方千米。战略位置重要,现为美国海军和空军基地。 [查看详情]

  • 阿米巴痢疾

    ā mǐ bā lì jí

    因阿米巴(溶组织性内阿米巴Endamoeba histolytica)感染引起的人类急性肠炎,特征为频繁排出充满粘液和血的稀便、肠绞痛以及或多或少的肠壁(尤其是结肠)糜烂。 [查看详情]

  • 阿姆哈拉人

    ā mǔ hā lā rén

    又译“安哈拉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约1700万人(1985年)。讲安哈拉语,通用英语。多信基督教。男女行割礼。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发达。 [查看详情]

  • 阿姆斯特丹

    ā mǔ sī tè dān

    荷兰首都、最大城市和第二大港。人口69万(1989年)。全国最大工业、商业和金融中心。欧洲著名文化艺术城和旅游胜地。市内运河纵横交错,由六百多座桥梁相连,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查看详情]

  • 鹌鹑骨饳儿

    ān chún gǔ duò ér

    见“鹌鹑馉饳儿”。 [查看详情]

  • 鹌鹑馉饳儿

    ān chún gǔ duò ér

    ①.亦作“鹌鹑骨饳儿”。②.古代一种面食,因其形似鹌鹑,故称。 [查看详情]

  • 安赫尔瀑布

    ān hè ěr pù bù

    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在委内瑞拉东南丘伦河上。河水从奥扬特普伊山的陡壁凌空泻下,分成两级,第一级落差807米,总落差达979米。因美国飞行员吉米·安赫尔曾对瀑布进行空中考察,故名。 [查看详情]

  • 安那其主义

    ān nà qí zhǔ yì

    [英anarchism]无政府主义的旧译。 [查看详情]

  • 安纳托利亚

    ān nà tuō lì yà

    又称“小亚细亚”,即土耳其亚洲部分。 [查看详情]

  • 安庆保卫战

    ān qìng băo wèi zhàn

    太平天国著名战役。1860年夏,清军围攻安庆。洪秀全调陈玉成、李秀成西征武昌,以解安庆之围。次年西征失败,陈玉成回救安庆,并派兵入城助守。太平军和清军各派援兵,双方层层交战。9月因太平军城外援军失利,城内弹尽粮绝,安庆陷落,守城太平军一万余人全部战死。 [查看详情]

  • 安全理事会

    ān quán lǐ shì huì

    联合国的重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它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由十五个理事国组成,中、法、苏(后由俄罗斯接替)、英、美为常任理事国,其余十国为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出,任期两年。安全理事会的决议除程序性问题外必须得到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简称安理会。 [查看详情]

  • 安西都护府

    ān xī dū hù fǔ

    唐朝设于西域的军政机构。公元640年,唐朝为加强对西域地区的控制,于高昌设立,后移至龟兹(今新疆库车)。管辖天山以南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还统辖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的重兵。790年,治所为吐蕃攻陷。 [查看详情]

  • 奥勃洛摩夫

    ào bó luò mó fū

    长篇小说。俄国冈察洛夫作于1859年。年轻地主奥勃洛摩夫住在彼得堡,靠领地的田租生活。他整天躺在床上什么事也不干。朋友希托尔兹为改变他的懒惰,给他介绍了姑娘奥尔迦。他爱上奥尔迦,但又怕麻烦不愿结婚。奥尔迦伤心出国,他则与女房东同居,最后中风不起。 [查看详情]

  • 澳大利亚人

    ào dà lì yà rén

    澳大利亚的主体民族。主要由英国和其他欧洲移民的后裔结合而成。约1200万人(1985年)。通用英语。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多住城镇。主要从事工矿业和饲养业。 [查看详情]

  • 奥地利帝国

    ào dì lì dì guó

    欧洲封建帝国。1804年,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弗兰茨二世鉴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大部被拿破仑所占,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正式将奥地利领有的领地改为奥地利帝国。领土包括今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及特兰西瓦尼亚等地。1866年普奥战争中奥地利失败后,被逐出德意志。1867年改建为奥匈帝国。 [查看详情]

  • 奥林匹克村

    ào lín pǐ kè cūn

    奥运会主办国为参加者专设的住所。一般建于主体育场、练习场附近。1932年在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首次为参加者建造集中的宿舍,被称为“奥林匹克村”。此后,奥林匹克宪章对奥林匹克村作了专门的规定。 [查看详情]

  • 奥林匹克环

    ào lín pǐ kè huán

    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由五个不同颜色的互相套连的圆环组成。五环的颜色自左至右为蓝、黄、黑、绿、红。也可用单色绘制。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和友谊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聚。 [查看详情]

  • 奥林匹克旗

    ào lín pǐ kè qí

    国际奥委会会旗。白色无边,中央有奥林匹克环。环的颜色自左至右分别为蓝、黄、黑、绿、红。1914年第六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出现,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上正式使用,此后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会旗。 [查看详情]

  • 奥林匹克日

    ào lín pǐ kè rì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纪念日。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召开国际体育会议,成立了国际奥委会,批准了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986年国际奥委会决定每年6月23日为“奥林匹克日”。这一天在全世界范围举行10公里的群众性长跑活动,参加者可获得由国际奥委会主席签名的证书和纪念品。 [查看详情]

  • 奥斯曼帝国

    ào sī màn dì guó

    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国家。13世纪末兴起于小亚细亚西北部。后迅速扩张,1453年灭东罗马帝国;至16世纪时已占有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和欧洲东南部广大地区,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在伊斯坦布尔。统治者称苏丹,16世纪初又兼哈里发。17世纪后开始衰落,19世纪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失败。1922年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中被推翻。 [查看详情]

  • 阿塞拜疆人

    ā sāi bài jiāng rén

    西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伊朗和阿塞拜疆,另有少数分布在伊拉克、土耳其等国。750万人(1996年)。讲阿塞拜疆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园艺和织毯业发达。 [查看详情]

  • 阿细的先基

    ā xì de xiān jī

    彝族支系阿细人的创世史诗。“先基”,阿细语意为歌或歌曲。全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最古的时候”,叙述天地万物的起源和人类早期的生活习俗。第二部分“男女说合成一家”,记叙阿细人独特的婚姻和风俗习惯。 [查看详情]

  • 阿旃陀石窟

    ā zhān tuó shí kū

    在印度德干高原文达亚山。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 [查看详情]

  • 巴比松画派

    bā bǐ sōng huà pài

    19世纪产生于法国。巴比松系巴黎近郊的一个村庄。1848年,以特奥陀·卢梭为首的部分青年画家因不满学院派的艺术和官方沙龙审查制度,先后来此定居作画。他们以农民生活、农村风景为题材,主张走出画室,“回到自然”。作品具有真实、朴素、田园诗般的风格。代表人物还有米勒、杜普雷等。 [查看详情]

  • 巴尔干半岛

    bā ěr gàn bàn dăo

    欧洲东南部三大半岛之一。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海岸曲折、多岛屿。大部为山地,仅北部和东部有局部平原。西岸、南岸为地中海气候,内陆为大陆性气候。有森林、煤、铜、石油等资源。 [查看详情]

  • 巴尔喀什湖

    bā ěr kā shí hú

    中亚淡水湖。面积182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6米。湖水西部淡而浅,东部微咸而深。因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湖面在下降,盐度在增高。盛产淡水鱼。原属中国,1864年后被帝俄割占。 [查看详情]

  • 八关十六子

    bā guān shí liù zǐ

    唐·穆宗时宰相李逢吉所结党羽。 [查看详情]

  • 白贝罗定律

    bái bèi luó dìng lǜ

    根据风向判断高、低气压方位的法则。由荷兰气象学家白贝罗于1857年提出,故名。即人背风而立,在北半球,低气压中心在左前侧,高气压中心在右后侧;在南半球则反之。 [查看详情]

  • 白地明光锦

    bái dì míng guāng jǐn

    十六国时后赵织锦署所织的一种白底有文彩的丝织品。多比喻文质兼美的词章。 [查看详情]

  • 白俄罗斯人

    bái é luó sī rén

    白俄罗斯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邻近的独联体各国,少数在欧美等地。约996万人(1985年)。讲白俄罗斯语。部分信俄罗斯正教,有些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查看详情]

  • 百科全书派

    băi kē quán shū pài

    18世纪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所形成的派别。因他们都参加过《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故称。包括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他们都反对天主教会、经院哲学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在当时影响很大。 [查看详情]

  • 白鹿洞书院

    bái lù dòng shū yuàn

    原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曾畜养一白鹿,人称“白鹿先生”,后任江州刺史时在旧居建台榭,遂以白鹿名洞。南唐时朝廷在此建庐山国学,宋初改名为白鹿洞书院,为当时四大书院之一。朱熹、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元代时毁于兵火,明代重建。清末改为江西林业学堂。建国后逐步修整为白鹿洞书院文管所。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详情]

  • 百慕大群岛

    băi mù dà qún dăo

    英国在北美洲的属地。北美大陆以东、北大西洋中的一组珊瑚岛群。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近6万(1993年)。首府哈密尔顿。终年温和湿润,气候宜人。经济以旅游业为主。金融业重要。1968年实行内部自治。附近海域有“百慕大魔鬼三角区”。 [查看详情]

  • 白氏长庆集

    bái shì cháng qìng jí

    别集名。唐代白居易著。因编集于穆宗长庆年间,故名。原为七十五卷,现存七十一卷。宋、明均有刻本。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顾学颉《白居易集》点校本。 [查看详情]

  • 白头山天池

    bái tóu shān tiān chí

    在中国和朝鲜边境的长白山主峰白头山顶。火山口湖。面积98平方千米。最大水深373米,为中国最深的湖泊。湖水由北边缺口流出,跌落成高68米的长白瀑布,为松花江源地。 [查看详情]

  • 白细胞计数

    bái xì bāo jì shù

    计算单位容积血液内白细胞的数目。正常值:成人(4白细胞计数10)×109升-1;儿童(5白细胞计数10)×109升-1。计数减少见于流感、麻疹、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性感染,伤寒、副伤寒等细菌感染,疟疾、黑热病等原虫感染,粟粒性结核,败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计数增加见于急性炎症、化脓性感染、创伤和手术后组织损伤、白血病、恶性肿瘤等。 [查看详情]

  • 白衣没命军

    bái yī méi mìng jūn

    唐大中时南诏部队名。 [查看详情]

  • 白玉莲花杯

    bái yù lián huā bēi

    比喻妇女的手。 [查看详情]

  • 白玉莲花盏

    bái yù lián huā zhăn

    亦作“白玉莲花杯”。 [查看详情]

  • 拜占庭帝国

    bài zhān tíng dì guó

    即“东罗马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为东、西两部。因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古称拜占庭,所以又称“拜占庭帝国”。领土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中心。曾一度收复意大利。在东方与波斯萨桑王朝长期作战。7世纪后,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领地为阿拉伯人征服。1204年君士坦丁堡一度为十字军所陷。1261年灭拉丁帝国后复国,但势力大为削弱。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查看详情]

  • 拜占庭艺术

    bài zhān tíng yì shù

    公元4世纪到15世纪的罗马帝国美术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美术,即宗教美术和封建帝国美术。以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为风格特点。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都有较大的成果。后期风格因受教会束缚,倾向于公式化、概念化。对中世纪欧洲各国,尤其是东正教国家的艺术有很大影响。 [查看详情]

  • 拔戟成一队

    bá jǐ chéng yī duì

    谓自成一队独当一面。比喻别具一格。语出《左传·襄公十年》:“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 [查看详情]

  • 八级工资制

    bā jí gōng zī zhì

    中国一些国营企业实行的工资制度,按年龄、技术把工人分成八级,根据级别发给不同的工资。 [查看详情]

  • 巴枯宁主义

    bā kū níng zhǔ yì

    19世纪中叶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以巴枯宁为主要代表。宣扬绝对的个人自由,否认任何权威,反对一切国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建立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 [查看详情]

  • 巴黎圣母院

    bā lí shèng mǔ yuàn

    ①.法国的天主教堂。位于巴黎市中心区域中岛上。1163年动工,1250年建成西部钟楼,后屡经扩建,整座教堂于1345年竣工。由石块堆砌而成。教堂东端是圣坛,中部的尖塔高达90米,西端大门为一对高60多米的方塔楼,是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院内殿堂深约125米,宽约47米,可容纳近万人。是欧洲早期哥特建筑和雕刻的代表。殿内藏有13-17世纪的许多艺术珍品。②.长篇小说。法国雨果作于1831年。巴黎圣母院教堂的副主教克洛德因占有吉卜赛少女爱斯梅哈尔德不成,便刺杀她的情人并嫁祸于她,少女被判死刑。圣母院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将她从刑场救出,藏在圣母院。克洛德又将少女劫出圣母院,逼其就范,遭拒绝后便将她交给官兵。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将克洛德从楼顶推下摔死,自己则自尽在少女的遗体旁。 [查看详情]

  • 八路军军歌

    bā lù jūn jūn gē

    公木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9年。原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表现八路军为拯救民族危亡,坚决开赴前线,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查看详情]

  • 巴洛克艺术

    bā luò kè yì shù

    17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发源于意大利。以热情奔放、倾向于豪华与浮夸、追求动势与起伏为特征。代表人物有卡拉瓦乔、贝尼尼、鲁本斯等。 [查看详情]

  • 巴马修道院

    bā mă xiū dào yuàn

    长篇小说。法国司汤达作于1839年。贵族青年法布利斯自幼崇拜拿破仑,长大后投奔拿破仑,参加了滑铁卢战役。战败后回到意大利,在姑妈的安排下,先后担任巴马公国的副主教和大主教。因不能与心爱的姑娘结成伴侣,隐居巴马修道院,悒郁而死。 [查看详情]

  • 巴拿马运河

    bā ná mă yùn hé

    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国际运河。在巴拿马中部。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长813千米,是世界最长的水闸式运河。运河两端各建有水闸三座,以调节水位。运河缩短了大西洋与太平洋沿岸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查看详情]

  • 半导体化学

    bàn dăo tǐ huà xué

    研究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分析、性能与结构间关系等的一门学科。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学以及工农业生产中。 [查看详情]

  • 伴饭指挥使

    bàn fàn zhǐ huī shǐ

    五代时为安置尚无军功者所设的职官名号。 [查看详情]

  • 棒打不回头

    bàng dă bù huí tóu

    形容意志坚定。 [查看详情]

  • 棒头出孝子

    bàng tóu chū xiào zǐ

    谓对子女要实行严格的教育,才能教出成器的孩子。 [查看详情]

  • 半截回头人

    bàn jié huí tóu rén

    指再嫁的寡妇。 [查看详情]

  • 板块构造说

    băn kuài gòu zào shuō

    一种关于全球构造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全球整体的观点研究地球科学。认为岩石圈被地震带分割成若干大小不同的岩石板块,且位于下部塑性软流圈之上,并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转动;板块的汇聚和离散,引起地震、火山和构造运动等。将全球分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等六大板块。 [查看详情]

  • 半路里姻眷

    bàn lù lǐ yīn juàn

    犹半路夫妻。 [查看详情]

  • 半农半牧区

    bàn nóng bàn mù qū

    指农区和牧区的交错或过渡地区。亦称农牧交错区。我国东北和华北的西部地区以及西北的东部地区,属半农半牧区。 [查看详情]

  • 半无产阶级

    bàn wú chăn jiē jí

    只掌握很少的生产资料,还需出卖部分劳动力方能维持生活的人们。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