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ōng

宗伯

zōng bó

ㄗㄨㄥ ㄅㄛˊ

宗伯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宗伯zōng bó

官名。官名。复姓。称文章学问受人尊崇大师

引证解释

1.官名。 周 代六卿之一。掌宗庙祭祀等事,即后世礼部之职。因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

例证《书 · 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周礼 · 春官 · 宗伯》:“乃立春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
郑玄 注:“宗伯,主礼之官。”
国语 · 郑语》“以佐 尧 者也” 三国 吴 韦昭 注:“秩宗之官,於 周 为宗伯, 汉 · 为太宰,掌国祭事。”
皎然 《赠李中丞洪》诗:“顿了空王旨,仍高致君策。安知七十年,一朝宗伯。”
宋 · 苏轼 《三马图赞》:“西蕃有贡骏马汗血者,有司以非入贡岁月,留其使与马於边。 之奇 为请乞不以时入事下礼部。 軾 时为宗伯,判其状云:‘朝廷方却走马以粪,正復汗血,亦何所用?’事遂寝。”
《儒林外史》二九回:“诸葛天申 向两人道:‘方才进去的是 天长 杜宗伯 的令孙。’”

2.官名。 汉 · 代官名。掌宗室之事。 秦 时本名宗正, 汉 · 元始 四年,改名宗伯汉书 · 百官公卿表上》:“宗正, 秦 官,掌亲属,有丞。

例证平帝 元始 四年更名宗伯。”

3.称文章学问受人尊崇的大师。

例证元 · 辛文房 《唐才子传 · 皇甫冉》:“每文章一到朝廷,而作者变色。当年才子,悉愿缔交,推为宗伯。”

4.复姓。 汉 · 有 宗伯凤。见通志 · 氏族四》

国语辞典

宗伯zōng bó

1.职官名。周代六卿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等事,即后来礼部之职。故后世亦称礼部尚书 为“大宗伯”,礼部侍郎为“小宗伯”。

2.受人尊敬推崇的大师。

例证元 · 辛文房《唐才子传 · 卷二 · 皇甫冉》:“每文章一到朝廷,而作者变色当年才子,悉愿缔交,推为宗伯。”

3.复姓。

网络解释

宗伯

中国古代官名。西周置,位次三公,为六卿之一,掌邦礼。《周礼》谓为春官,设大宗伯,卿一人,以小宗伯为副,所属有肆师、大司乐、大祝、大吏等官。辅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掌对天神祖先祭礼,并掌宗庙中和宗族各种礼仪。西周时称为大宗。

宗伯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ōng 部首总笔画 8

    宗 [ zōng ] 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 祖宗。宗庙。宗祠。 2. 家族。 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 3. 派别。 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 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 宗旨。开宗明义。 5. 尊奉。 宗仰。 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 宗师。 7. 量词,指件或批。 一宗心事。 8.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bó,bǎi,bà 部首总笔画 7

    伯 [ bó ] 1. 兄弟排行次序。 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 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 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 “海内文章伯”。 6. 姓。 伯 [ bǎi ] 1. 〔大~子〕丈夫的大哥。 伯 [ bà ] 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更多解释]

宗伯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宗伯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