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ǎnxuē

刬削

朗读chǎn xuē

朗读ㄔㄢˇ ㄒㄩㄝ

剗削

刬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削除铲除

引证解释

1.削除;铲除。

例证唐 · 冯贽 《云仙杂记 · 失去周字知唐必兴》:“则天 初称 周,方具告天册文,有吏人见大 周 字上有两仙童,长二三寸,执刀剗削,斯须视之失去‘周’字。”
《资治通鉴 · 唐太宗贞观五年》:“二月,甲辰,詔:‘诸州有京观处,无问新旧,宜悉剗削,加土为坟,掩蔽枯巧,勿令暴露。’”《云笈七籤》二五:“犬鼠不至处,剗削草秽,浄地之上。”

2.废除;删除。

例证宋 ·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右臣窃见 元祐 以来朝廷改更弊政,如青苗、市易、保甲等事,一皆剗削,而天下卒无一人以为非者。”
明 · 方孝孺 《赠卢信道序》:“大 明 · 御宇内今三十年,屡詔誥四方剗削 元 · 之遗弊。”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五:“误将‘切’字认作正文耳。此则当作剗削,勿使为全书之累也。”

3.克扣削减

例证宋 · 叶适 《财总论二》:“大将殖私,军食自制,无復有统,转运所至,剗削攫拏,……贪赃之人又因之以为己利。”

4.犹讪笑。

例证明 · 《杀狗记 · 王老谏主》:“休怒,路见不平令人剗削。”
《杀狗记 · 谋杀孙荣》:“今日上坟,尀耐 王老 将一幅画儿为由,当面被他剗削一场。”

国语辞典

刬削chǎn xuè

1.铲除、除去

例证资治通鉴 · 卷一九三 · 唐纪九 · 太宗贞观五年》:“诸州有京观处,无问新旧,宜悉刬削,加土为坟,掩蔽枯朽,勿令暴露。”

2.删除、废掉。

例证宋 · 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劄子〉:“右臣窃见元祐以来朝廷改更弊政,如青苗市易保甲等事,一皆刬削,而天下卒无一人以为非者。”

3.讥笑讪笑

例证明 · 龙子《杀狗记 · 第二四出》:“今日上坟,尀耐王老将一幅画儿为由,当面被他刬削一场。”

网络解释

刬削

刬削,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削除,铲除。

刬削的字义分解

  • 拼音 chǎn,chàn 部首总笔画 7

    刬 [ chǎn ] 1. 同“铲”。 刬 [ chàn ] 1. 〔一~〕方言,全部,一律,如“~~都是平川”。 2. (剗) [更多解释]

  • 拼音 xiāo,xuē 部首总笔画 9

    削 [ xiāo ] 1.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苹果皮。~铅笔。 2.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 削球。 削 [ xuē ] 1. 义同削(xiāo),用于一些复合词。 削铁如泥。削足适履。 2. 减少;减弱。 削减。削弱。 3. 除去。 削职为民 。 4. 搜刮;掠取。 剥削。 [更多解释]

刬削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刬削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