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从
yì cóng
義從
义从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义从
1.汉魏时称胡羌等少数民族归附朝廷为“义从”。取归义从命之意。
2.称由胡羌丁壮组成的军队。
3.自愿从军者。
4.依附。
国语辞典
义从
◎自愿随行的人、志愿从军的人。
例证《后汉书 · 卷四七 · 班超传》:“遂以干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义从千人就超。”
网络解释
义从
义从,汉语词汇,常见于文言文,汉魏时本为对少数民族归附朝廷者的称呼,又引申为由胡、羌等少数民族丁壮组成的军队;又指自愿从军者;又有依附之意。
义从的字义分解
义
拼音 yì 部首 丶 总笔画 3义 [ yì ]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如 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 如 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 如 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 如 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 如 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 如 义齿。义肢。 7. 姓。 [更多解释]
从
拼音 cóng,zòng 部首 人 总笔画 4从 [ cóng ] 1. 跟随。 如 愿从其后。 2. 依顺。 如 顺从。盲从。从善如流。 3. 采取,按照。 如 从优。 4. 从事;参加。 如 从业。从政。投笔从戎。 5. 由,自。 如 从古至今。从我做起。 6. 跟随的人。 如 侍从。仆从。 7.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 如 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8. 次要的。 如 主从。从犯。 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