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土
壤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壤土
1.细砂和粘土含量不相上下的土壤,适于种植各种植物。
英文loam;
2.田土;国土;泥土。
英文land;
翻译
- 英语 loam
- 德语 Lehm (S, Geol), Lehmboden (S, Agrar)
- 法语 terreau
引证解释
1.田土,田地。
例证《管子 · 白心》:“天之视而精,四璧而知请,壤土而与生。”
《国语 · 齐语》:“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
《新唐书 · 西域传上 · 疏勒》:“疏勒,一曰 佉沙,环五千里,距京师九千里而赢。多沙磧,少壤土。”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於其泊洑渐引川河,徧植草树,将多雨泽,渐可使沙漠化为壤土。”
2.国土;领土。
例证《战国策 · 秦策四》:“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众,兵革之强,一举事而注地於 楚,詘令 韩 魏 归帝重於 齐,是王失计也。”
《汉书 · 董仲舒传》:“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
3.犹泥土。
例证《诗 · 大雅 · 緜》“度之薨薨” 汉 · 郑玄 笺:“筑墙者,捊聚壤土,盛之以虆而投诸版中。”
4.细砂和粘土含量比较接近的土壤。土粒粗大而疏松,没有过粘过燥的现象,能保水、保肥,适于种植各种植物。在地质学中,壤土参见“壚坶”。
国语辞典
壤土
1.土地。
例证《战国策 · 秦策四》:“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众,兵革之强,一举众而注地于楚。”
2.以适当比例的细砂和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壤。土粒粗松,能保水、保肥,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网络解释
壤土
壤土,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颗粒大小在0.2mm至0.02mm之间。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也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砂土、壤土和粘土是根据土壤质地而划分的。
壤土的字义分解
壤
拼音 rǎng 部首 土 总笔画 20壤 [ rǎng ] 1. 松软的土,可耕之地。 如 土壤。沃壤。壤土。 2. 地,与“天”相对。 如 霄壤。天壤之别。 3. 地区,区域。 如 壤界。接壤。穷乡僻壤。 4. 古同“攘”,纷乱。 5. 古同“穰”,五谷丰收。 [更多解释]
土
拼音 tǔ 部首 土 总笔画 3土 [ tǔ ]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 如 土壤。黄土。 2. 疆域。 如 国土。领土。 3. 本地的,地方性的。 如 故土。 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 如 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 不合潮流。 如 土气。 6. 未熬制的鸦片。 如 烟土。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 如 土族。 9.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