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
bù jīng
不經
不经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经
◎不合常法。谓不见于经典,没有根据。谓近乎荒诞,不合常理。不禁;禁受不起。
引证解释
1.不合常法。
例证《书 · 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寧失不经。”
蔡沉 集传:“圣人之法有尽而心则无穷,故其用刑行赏,或有所疑,则常屈法以申恩。”
2.谓不见於经典,没有根据。
例证《汉书 · 司马迁传赞》:“唐、虞 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 黄帝、顓頊 之事未可明也。”
颜师古 注:“非经典所説。”
《魏书 · 礼志四》:“尚书以礼式不经,请访议事,奉敕付臣,令加考决。”
清 · 周亮工 《书影》卷五:“或谓《礼记》皆 汉 儒傅会之説,语多不经,不必深辩。”
3.谓近乎荒诞,不合常理。
例证《史记 · 孟子荀卿列传》:“﹝ 騶衍 ﹞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餘万言,其语閎大不经。”
《后汉书 · 郭太传》:“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词不经,又类卜相之书。”
宋 · 沉括 《梦溪笔谈 · 器用》:“今祭器中画雷,有作鬼神伐鼓之象,此甚不经。”
清 · 和邦额 《夜谭随录 · 段公子》:“女好饮善谈,称神语怪,言多不经。”
孙犁 《秀露集 · 画的梦》:“我听来,他这些说法,有些不经,也就没有去尝试。”
4.不禁;禁受不起。
例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这人家不经折的。”
谌容 《独自怎生得黑》:“为什么这么早就生暖气?而且把温度搞得这么高?怕我们这些老头子不经冻。”
国语辞典
不经
1.不合于常规。
例证《书经 · 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2.违反常道,近乎荒诞。
例证《史记 · 卷七四 · 孟子荀卿传》:“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红楼梦 · 第一七、一八回》:“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
网络解释
不经
不经,汉语词汇。
拼音:bù jīng
释义:(1).不合常法。(2).谓不见於经典,没有根据。(3).谓近乎荒诞,不合常理。(4).不禁;禁受不起。
不经的字义分解
不
拼音 bù,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更多解释]
经
拼音 jīng 部首 纟 总笔画 8经 [ jīng ] 1.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如 经纱。经线。经纶(➊整理过的蚕丝;➋喻政治规划)。 2. 地理学上指通过南北极与赤道成直角的线(亦作“子午线”)。 如 东经。西经。经度。经纬仪。 3. 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称宗教中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 如 诗经。易经。经书。经卷。经文。经义。经传(zhuàn )(儒家经典与注疏的合称)。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黄帝内经。 4. 治理,管理。 如 经理。经营。经商。经济。经纪。经天纬地。 5. 通过。 如 经过。经历。经验。经手。经办。经年累月。经久不息。 6. 禁受。 如 经受。经风雨,见世面。 7. 常行的,历史不变的。 如 经常。经费。荒诞不经。 8. 中医指人体内较大的脉络。 如 经脉。经络。 9. 表示动作的时间而且完成了。 如 已经。曾经。 10. 缢死,上吊。 如 自经。 11. 妇女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血液。 如 月经。经血。 12. 古同“京”,数目。 13.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