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

常用词

fǎ dù

ㄈㄚˇ ㄉㄨˋ

圭表 模范 法式

法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法度fǎ dù

1.法律制度

英文law;

2.规矩行为准则

例如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 宋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 汉 · 贾谊过秦论

英文moral standard;

翻译

  • 英语 (a)​ law
  • 法语 (une)​ loi

引证解释

1.法令制度。

例证《书 · 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
汉 · 贾谊 《<过秦论>上》:“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宋 · 吴曾 《能改斋漫录 · 记事一》:“仁宗皇帝 守成,皆遵先朝法度。”
醒世恒言 ·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南唐 · 法度,凡官府破耗军粮三百石者,即行处斩。”
茅盾 《宿莽 · 大泽乡:“始皇帝 宾天后,法度就乱了。”

2.特指度量衡制度。

例证论语 · 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汉书 · 律历志上》:“审法度。”
颜师古 注:“法度,丈尺也。”
《秦併六国平话》卷下:“﹝ 始皇 ﹞一法度衡石丈尺,徙天下豪杰咸阳,约十三万户。”

3.规范;规矩。

例证《管子 · 中匡》:“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何故也?”
唐 ·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 子厚 口讲指画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宋 ·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徐敦立 言:往时士大夫家,妇女椅子兀子,则人皆讥笑无法度。”
清 · 钱泳 《履园丛话 · 碑帖 · 唐砖塔铭》:“可见古人用笔,一挑一趯,皆有法度可寻也。”
徐迟 牡丹三:“一个女人有了她自己爱情是犯了罪的。法度开始拘束她了。”

4.格式

例证晋 · 挚虞 《会朝堂五辂制度议》:“诸车之合於法度可以示训者,则輅为名。”
《三国演义》第一〇二回:“司马懿 见了木牛流马,必然仿我法度,一样製造。”

5.办法,方法。

例证《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问道:‘还有甚么法度害我?’”《水浒传》第七六回:“下官到彼,见机而作,自有法度。”

国语辞典

法度fǎ dù

1.法律和制度。

例证书经 · 大禹谟》:“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
三国演义 · 第九七回》:“魏国法度,兄所知也。吾受国恩,但有死而已。”

2.典型模范

例证管子 · 中匡》:“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法度。”

3.法式

例证《三国演义 · 第一〇二回》:“孔明曰:『司马懿见了木牛流马必然倣我法度一样制造那时我又有计策。』”

近义法式

4.方法

例证水浒传 · 第七四回》:“你休笑我!我自有法度你们大笑一场。”
元 · 戴善夫《风光好 · 第一折》:“我著金陵太守韩熙载看他一言一动略有纤毫破绽,便报与我知道,自有制他的法度。”

网络解释

法度

法度:词语解释

法度:民国时期校长

法度 (词语解释)

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则秩序,行为的准则。语出《尚书 · 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

法度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法 [ fǎ ] 1.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2. 处理事物的手段。 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3. 仿效。 效法。 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 法式。法帖。 5. 佛家的道理。 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 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 法师。法器。法事。 7. 指“法国”。 法文。法式大菜。 8.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dù,duó 部首 广 总笔画 9

    度 [ dù ]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 尺度。刻度。度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 程度。高度。风度。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 角度。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 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 制度。法度。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 气度。 9. 考虑,打算。 置之度外。 10. 过,由此到彼。 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11. 量词,次。 一度。再度。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 剃度(剃发出家)。 13. 姓。 度 [ duó ] 1. 计算,推测。 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更多解释]

法度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法度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