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胁
pián xié
駢脅
骈胁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骈胁
◎见“骈胁”。
引证解释
1.亦作“駢脇”。 肋骨紧密连接为一,是一种生理上的畸形。
例证《左传 · 僖公二十三年》:“及 曹,曹共公 闻其駢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
杜预 注:“駢胁,合干。”
《史记 · 管蔡世家》:“共公 十六年,初, 晋 · 公子 重耳 其亡过 曹,曹 君无礼,欲观其駢胁。”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駢者,并干也。”
宋 · 孙奕 《履斋示儿编 · 事同》:“晋文 駢脇, 张仪 亦駢脇。”
2.肌肉健壮,不显肋骨。
例证《史记 · 商君列传》:“多力而駢胁者为驂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
《文选 · 左思<吴都赋>》:“袒裼徒博,拔距投石之部。猨臂駢胁,狂趭獷猤。”
李周翰 注:“駢胁,亦壮士也。”
明 · 高启 《拟唐平蜀露布》:“駢脇者尽操闟戟,蓬头者皆垂縵胡。”
严复 《原强》:“孔 孟 二子皆有魁桀之姿,彼古之 希腊、罗马 人亦知之……而 柏拉图 乃以駢胁著号。”
国语辞典
骈胁
1.肋骨密排相连,宛如一骨。
例证《左传 · 僖公二十三年》:“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
2.胸膛肌肉强健丰满,看不出肋骨的痕迹。
例证《史记 · 卷六八 · 商君传》:“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
网络解释
骈胁
骈胁又名骈肋,胁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属生理畸形。亦作“ 骈脇 ”。古人认为这是圣人之像。 《左传 · 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孔颖达疏:“胁是腋下之名,其骨谓之肋……骈训比也,骨相比迫若一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