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

执笔

常用词

zhí bǐ

ㄓˊ ㄅㄧˇ

執筆

动词

握管 援笔

执笔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执笔zhí bǐ

1.指写文章。

英文write;

2.动笔拟订集体名义文稿

例如那篇论文是全小组集体讨论、由他执笔的。

英文do the actual writing;

引证解释

1.持笔

例证汉 · 刘向 《列女传 · 珠崖二义》:“关吏执笔书劾,不能就一字。”
蔡元培 《养成优美高尚思想》:“然执笔按纸,画鸡画牛,有何用乎?”

2.引申为记录写作

例证《魏书 · 山伟传》:“二十许载,时事荡然,万不记一,后人执笔无所凭据。”
清 ·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四:“玄奘 法师翻译梵本经论,时 薛元超、李义府 问古今译义如何。师曰:‘ 苻坚 时 量瞿 译,中书侍郎 赵整 执笔; 姚兴 时 鳩摩罗什 译,安城侯 姚嵩 执笔。’”鲁迅 《书信集 · 致施蛰存》:“近因搬屋及大家生病,久不执笔。”

3.书法术语。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详“执笔法”。

例证沉尹默 《学书丛话 · 几个问题的回答》:“我对于执笔,是主张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法。”

国语辞典

执笔zhí bǐ

拿笔,指写字作文

例证汉 · 刘向列女传 · 卷五 · 珠崖二义》:“关吏执笔书劾,不能就一字。”
《魏书 · 卷八一 · 山伟传》:“二十许载,时事荡然,万不记一,后人执笔无所凭据。”

近义握管 援笔

网络解释

执笔

执笔的高低:要适当,执笔的高低要根据字体类别大小笔管长短而定,一般来说,写小字执笔要低些,离笔头一寸左右,太低了笔画局促自由。写中楷或大字,执笔要高一些,约二寸左右;写大楷草书笔管要再执高一些,约三寸左右。执笔越高,回旋幅度就加大,更便于挥运。但过高了,下笔飘浮无力筋骨

另外,站着写大字,通常采用捻管执笔法,即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捏住笔杆上端,高高提笔,仍要求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这种执笔法适合书写大字,或者书写行草狂草。用提斗笔书写特大的字或题壁,即用拇指贴夹住笔杆内方,力量内向用力,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列抓住园斗外面,用力方向与拇指相对小指则贴在下面高悬肘腕,以臂代替笔杆的运转,这种执笔方法叫“提斗抛笔法”。另一种写特大字的方法是“双手回腕法”。它是用左手握住笔杆的上端,由左内向右外用力;右手握住笔杆的下端,由右外向左内用力。这样,双手齐力,气势豪迈全身用力

执笔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í 部首总笔画 6

    执 [ zhí ] 1. 拿着。 执刃。执鞭。执笔。 2. 掌握。 执政。执教(jiào )。 3. 捕捉,逮捕。 战败被执。 4. 坚持。 固执。执意。 5. 实行。 执行。 6. 凭单。 回执。 7. 朋友。 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 8.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笔 [ bǐ ] 1. 写字、画图的工具。 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3. 用笔写,写作的。 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 笔体。笔法。笔力。文笔。工笔。曲笔。伏笔。 5. 像笔一样直。 笔直。笔挺。笔陡。 6. 量词,指钱款。 一笔钱。 7. 指散文。 “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笔”。随笔。 [更多解释]

执笔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执笔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