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裆
qí dāng
齊襠
齐裆的意思
词语解释
齐裆
◎袜肚。即兜肚。
网络解释
齐裆
袜肚,即兜肚
出处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袜肚,盖 文王 所制也,谓之腰巾……至 汉武帝 以四带名曰袜肚;至 灵帝 赐宫人蹙金丝合胜袜肚,亦名齐裆。”
齐裆的字义分解
齐
拼音 qí,jì,zī,zhāi 部首总笔画 6齐 [ qí ] 1. 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 如 齐整。参差不齐。 2. 达到,跟什么一般平。 如 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 3. 同时;同样;一起。 如 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 4. 全;完全。 如 齐全。人到齐了。 5.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6. 中国朝代名。 如 南朝齐。北朝齐。 齐 [ jì ] 1. 调剂。 如 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 2. 药剂。 如 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 3. 界限;分际。 如 百年,寿之大齐。 4. 成功;成熟。 如 事能得齐。后作“济”。 齐 [ zī ] 1.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齐 [ zhāi ] 1. 同“斋”。 2. 斋戒。 如 齐三日而后行。 3. 庄敬。 如 齐庄。齐严。 [更多解释]
裆
拼音 dāng 部首 衣 总笔画 11裆 [ dāng ] 1. 两裤腿相连的地方。 如 裤裆。横裆。直裆。 2. 两腿的中间。 如 腿裆。兜裆一脚。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