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
物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物色
1.牲畜的毛色。
英文hair color;
2.按一定标准去访求。
例如乃令以物色访之。 —— 《后汉书 · 严光传》物色人才。为巡船所物色。 —— 宋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英文look for; choose; seek out;
3.瞅见;看到。
例如免亲友物色。
英文see;
4.风物;景色。
英文scenery;
5.各种物品。
英文odds and ends;
翻译
- 英语 to look for, to seek, to choose, color of object, color of fleece (of domestic animal), to see, to notice, all kinds of things, odds and ends
- 德语 aussuchen (V)
- 法语 chercher
引证解释
1.牲畜的毛色。
例证《礼记 · 月令》:“﹝孟秋之月﹞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
陈澔 集说:“物色或騂或黝。”
明 · 张宁 《方洲杂言》:“文帝 初耕藉田时,借牛于田家。既终亩,二耕叟互错认牛,喧閧不已。帝召问之曰:‘父老何自错?牛物色奈何?’”
2.物体的颜色。
例证《金史 · 仆散忠义传》:“时昏雾四塞,跬步莫睹物色。”
明 ·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 · 艺林学山一 · 绿沉》:“盖有物色之深者为緑沉也。”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二:“白色照在屋面,有些光被吸收而有些光被反射时,所反射的‘色光’就是‘物色’。”
3.形状;形貌。
例证《西京杂记》卷二:“高帝 既作 新丰,并移旧社,衢巷、栋宇,物色惟旧。士女老幼相携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鸡鸭於通涂,亦竟识其家。”
《后汉书 · 逸民传 · 严光》:“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李贤 注:“以其形貌求之。”
《新唐书 · 忠义传中 · 颜春卿》:“尝送徒於州,亡其籍,至廷,口记物色,凡千人,无所差。”
4.景色;景象。
例证南朝 · 宋 鲍照 《秋日示休上人》诗:“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
宋 · 苏舜钦 《寄王几道同年》诗:“新安 道中物色佳,山昏云澹晚雨斜。”
明 · 高启 《宣和所题画》诗:“那知回首 宣和殿,物色凄凉与画同。”
鲁迅 《坟 · 摩罗诗力说》:“乃戍 高加索,见其地之物色,诗益雄美。”
5.用品,物品。
例证《南史 · 刘孝绰传》:“溉 少孤,宅近僧寺, 孝绰 往 溉 许,适见黄卧具, 孝绰 谓僧物色也,抚手笑。”
《朱子语类》卷十六:“如一箇好物色到面前,真箇是好,也须道是好。”
《宣和遗事》后集:“所贡物色,尽取之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房里多是要紧文书物色,你敢乱动么!”
6.访求,寻找;挑选。
例证汉 · 刘向 《列仙传 · 关令尹喜》:“老子 西游, 喜 先见其气,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 老子。”
宋 ·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令臣搜访诗人,臣已物色得数人。”
《明史 · 韩林儿传》:“福通 物色 林儿,得诸 碭山 夹河,迎至 亳,僭称皇帝。”
张重光 《坐写字间的人》一:“他叫 章湘,和我一样是半年前从基层物色到局宣传处的。”
7.引申指搜捕。
例证宋 ·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经北舰十餘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清 · 钱谦益 《读杜小笺》上:“然隆準之子孙,千人亦见,其能免于逆胡之物色乎?”
8.端详;辨认。
例证宋 · 无名氏 《李师师外传》:“帝於灯下凝睇物色之,幽姿逸韵,闪烁惊眸。”
清 · 宣鼎 《夜雨秋灯录 · 东邻墓》:“捕惊醒……驾轻舠,破浪南下,适遇 金,见其两足尖搭舵后,屹如山峙,详加物色,宛与梦符。”
9.犹物性。
例证唐 ·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会希全物色,时放倚梧桐。”
浦起龙 心解:“犹 庄子 言使得全其天年。”
唐 · 孟郊 《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诗:“物色岂知异,人心故将违。”
10.标志。
例证明 · 王济 《君子堂日询手镜》:“由 贵 陆行往 宾州,必经 大龙山,非 冯氏 之车则不敢行,车上有小旗为物色。”
国语辞典
物色
1.动物的毛色。
例证《礼记 · 月令》:“瞻肥瘠,察物色。”
2.形貌、外观轮廓。
例证《后汉书 · 卷八三 · 逸民传 · 严光传》:“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新唐书 · 卷一九二 · 忠义传中 · 颜杲卿传》:“尝送徒于州,亡其籍,至廷,口记物色,凡千人,无所差。”
3.景物、景色。
例证《文选 · 颜延之 · 秋胡诗》:“日暮行采归,物色桑榆时。”
南朝宋 · 鲍照〈秋日示休上人〉诗:“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
4.各种物品。
例证《旧五代史 · 卷一一〇 · 周书 · 太祖本纪一》:“旧来所进羡余物色,今后一切停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第二回》:“房里多是要紧文书物色,你敢乱动么?”
5.寻找、访求。
例证明 · 孙仁孺《东郭记 · 第二二出》:“我想遍国之人俱利小人耳,焉能物色我于尘埃之内乎?”《聊斋志异 · 卷一 · 娇娜》:“弟为兄物色,得一佳偶。”
近义寻求
网络解释
物色 (移动视频直播app)
物色,是国内移动视频直播软件。物色全新升级,独特的直播视角,炫酷的分享模式,新颖的社交互动,打造属于你自己的直播舞台,建立全民直播时代。
物色 (汉语词汇)
物色,wù sè,中国汉语词汇。
动词,今多指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另有其他各种意思(多见于古文)。
物色的字义分解
物
拼音 wù 部首 牛 总笔画 8物 [ wù ]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 如 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 2. 内容,实质。 如 言之有物。 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 如 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更多解释]
色
拼音 sè 部首 色 总笔画 6色 [ sè ]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 如 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 如 脸色。气色。色厉内荏。 3. 情景,景象。 如 行色匆匆。景色宜人。 4. 种类。 如 各色用品。 5. 品质,质量。 如 音色。成色。足色纹银。 6. 妇女美貌。 如 姿色。色艺。 7. 情欲。 如 色情。好(hào)色。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