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帽
xí mào
席帽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席帽
◎古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
国语辞典
席帽
◎用藤草编织成的帽子。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唐、宋时,尚未显贵的读书人都戴这种帽子。
例证宋 · 吴处厚《青箱杂记 · 卷二》:“盖国初犹袭唐风,士子皆曳袍重戴,出则以席帽自随。”
清 · 陈维崧〈满江红 · 席帽聊萧〉词:“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网络解释
席帽
席帽,是汉语词语,拼音xí mào,古代的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
席帽的字义分解
席
拼音 xí 部首 巾 总笔画 10席 [ xí ] 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 如 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juǎn )。 2. 座位。 如 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3. 酒筵,成桌的饭菜。 如 筵席。宴席。酒席。 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 如 四席。 5. 职位。 如 主席。西席(塾师)。 6. 量词。 如 一席酒。 7. 姓。 [更多解释]
帽
拼音 mào 部首 巾 总笔画 12帽 [ mào ] 1. 盖头的东西。 如 帽子。草帽。凉帽。军帽。礼帽。 2. 器物的顶罩或套儿。 如 笔帽儿。螺丝帽儿。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