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ǎo

一了

朗读yī liǎo

朗读ㄧ ㄌㄧㄠˇ

一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了yī liǎo

了解明白事物的一部分或一方面一向本来一经了结

引证解释

1.指了解或明白事物的一部分或一方面。参见“一了百了”。

例证南史 · 陆厥传》:“人之著述不能无病, 曹 陆 又称竭情多悔,不可力强,今许以有病有悔为言,则必自知无悔无病之地,引其不了不合为闇,何独诬其一合一了之明乎?”
《景德传灯录 · 德韶国师》:“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万惑。”

2.一向;本来。

例证元 · 无名氏 《冻苏秦》楔子:“俺是庄农人家一了説:若要富,土里做;若要饶,土里鉋。”
明 · 朱权 荆钗记 · 获报》:“我一了説他娘儿两个,脑后见腮,定是无义之人。”
《水浒传》第十六回:“那汉道:‘我一了不説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3.一经了结。

例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若得一了夙缘,万金不惜。”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我昨日还问他归期。他説是:‘大事一了,便整归装。’”

国语辞典

一了yī liǎo

1.向来、一向。

例证水浒传 · 第一六回》:“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孤本元明杂剧 · 卓文君 · 楔子:“我一了说你眼恼不好果然老实。”

2.了结、完毕

例证《初刻拍案惊奇 · 卷六》:“若得一了夙缘万金不惜。”

网络解释

一了 (汉语词语)

【出处】:《水浒传》,七十一回本。

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钱一桶,十贯一担。”

【释义】:从来、向来。

一了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

    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一胜一负。 10. 初次。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更多解释]

  • 拼音 liǎo,le 部首总笔画 2

    了 [ liǎo ] 1. 明白,知道。 明了。一目了然。 2. 完结,结束。 完了。了结。 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 看不了。办得了。 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 那还了得! 了 [ le ] 1.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写完了。 2.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 刮风了。 [更多解释]

一了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一了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