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
修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修辞
◎修饰文辞;作文;亦指文辞或修饰文辞。
英文figure of speech; rhetoric;
引证解释
1.作文。
例证唐 · 白居易 《得乙与丁俱应拔萃互有相非未知孰是》:“勤苦修辞,乙不能也,吹嘘附势,丁亦耻之。”
明 · 王廷相 《大复集序》:“稽述往古,式昭远模,摈弃积俗,肇开贤藴,一时修辞之士翕然宗之,称曰 李 何 云。”
清 · 顾炎武 《春雨》诗:“平生好修辞,著集逾十卷。”
清 · 俞樾 《诸子平议 · 老子》:“自 宋 以来儒者不以修辞为事,莫窥斯秘矣。”
2.指文辞。
例证唐 · 殷璠 《河岳英灵集 · 李颀》:“頎 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綉,杂歌咸善,玄理最长。”
3.修饰文辞。
例证鲁迅 《书信集 · 致李桦》:“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
4.见“修辞学”。
国语辞典
修辞
网络解释
脩辞
脩辞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iū cí,意思是整顿文教,后多指撰文。
修辞的字义分解
修
拼音 xiū 部首 人 总笔画 9修 [ xiū ] 1. 装饰,使完美。 如 修饰。修辞。装修。 2. 整治,恢复完美。 如 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 如 修剪。 4. 兴建,建造。 如 修建。修筑。 5. 编纂,撰写。 如 修书。修史。修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 如 修学。修业。修养。 7. 长(cháng ),高。 如 修长。 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 如 修行。修女。 9. 姓。 [更多解释]
辞
拼音 cí 部首 辛 总笔画 13辞 [ cí ] 1. 告别。 如 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2. 不接受,请求离去。 如 辞职。辞呈。 3. 躲避,推托。 如 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4. 解雇。 如 辞退。 5. 同“词”。 6. 优美的语言。 如 辞藻。修辞。 7. 讲话;告诉。 如 “请辞于军”。 8. 文体的一种。 如 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