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民
jì mín
濟民
济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济民
◎语出《书 · 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毛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后因以“济民”谓救助百姓。
网络解释
济民
济民(济民),语出《书 · 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 毛 传:“神庶几助我渡民危害,无为神羞辱。”后因以“济民”谓救助百姓。 晋 葛洪 《抱朴子 · 备阙》:“责其体而论细礼,则匠世济民之勋不著矣。” 元 许衡 《训子》诗:“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济民的字义分解
济
拼音 jì,jǐ 部首 水 总笔画 9济 [ jì ] 1. 渡,过河。 如 同舟共济。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 如 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3. 补益。 如 无济于事。 济 [ jǐ ] 1. 〔~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更多解释]
民
拼音 mín 部首 氏 总笔画 5民 [ mín ]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6.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7. 同“苠”。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