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èi

褙子

朗读bèi zǐ

朗读ㄅㄟˋ ㄗˇ

褙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褙子bèi zǐ

〈方〉袼褙:打褙子

网络解释

褙子

褙子,又名背子、绰子,绣䘿。是汉民族汉服传统服饰一种。其样式以直领对襟为主,腋下开胯,腰间用勒帛系束,下长过膝,逐渐成为后世女子的一种常礼服。

宽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褙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

宋代受程朱理学影响人们审美观追求质朴,宋代男子的褙子常衬于公服内,很少外穿。女子的褙子则外穿,并成为典型常服款式

褙子的字义分解

  • 拼音 bèi 部首总笔画 14

    褙 [ bèi ] 1. 〔~子〕➊披风,霞帔,亦作“背子”;➋指袼褙。 2. 把布或纸一层一层地粘在一起。 裱褙。袼褙(用碎布或旧布加衬纸裱成的厚片,多用来制布鞋。“褙”读轻声)。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更多解释]

褙子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褙子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