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惩
bù chéng
不懲
不惩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惩
◎不制止。不戒惧;不警戒。
引证解释
1.不制止。
例证《诗 · 小雅 · 节南山》:“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毛 传:“女不惩止女之邪心而反怨憎其正。”
2.不戒惧;不警戒。
例证《楚辞 · 九歌 · 国殇》:“带长剑兮挟 秦 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朱熹 集注:“惩,创艾也。虽死而心不悔也。”
《韩非子 · 难二》:“夫赏无功则民偷幸而望於上,不诛过则民不惩而易为非,此乱之本也。”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盖讥 汲黯 之白首於主爵,而不惩 张汤 牛车之祸也。”
网络解释
不惩
不惩(bù chéng)意思是不制止;不戒惧,不警戒。
不惩的字义分解
不
拼音 bù,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不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不 [ fǒu ] 1.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更多解释]
惩
拼音 chéng 部首 心 总笔画 12惩 [ chéng ] 1. 戒止。 如 惩前毖后。 2. 处罚,警戒。 如 严惩。惩罚。惩办。惩戒。惩治。惩一警百。 3. 苦于。 如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