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士
chǔ shì
處士
处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处士
◎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星名。即少微星。
引证解释
1.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例证《孟子 · 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墨翟 之言盈天下。”
《后汉书 · 方术传论》:“李固、朱穆 等以为处士纯盗虚名,无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 元稹 《中书省议举县令状》:“又云见任官及处士、散试官,并请停集。”
汪洋 《寿静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韵》:“谢公 霖雨苍生望,失笑 东山 处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参见“少2微”。
例证《晋书 · 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
国语辞典
处士
◎有才学而隐居不做官的人。
例证《孟子 · 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汉书 · 卷六五 · 东方朔传》:“今世之处士,魁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
网络解释
处士
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史记 · 殷本纪》:“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后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处士的字义分解
处
拼音 chǔ,chù 部首 夂 总笔画 5处 [ chǔ ] 1. 居住。 如 穴居野处。 2. 存在,置身。 如 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 如 融洽相处。 4. 决定,决断。 如 处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 如 处罚。处决。 6. 止,隐退。 如 处暑。 处 [ chù ] 1. 地方。 如 处处。处所。 2. 点,部分。 如 长(cháng )处。好处。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 如 办事处。筹备处。 [更多解释]
士
拼音 shì 部首 士 总笔画 3士 [ shì ]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如 士族。士大夫。 2. 旧时指读书人。 如 士子。士民。学士。 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 如 士女。 4. 对人的美称。 如 志士。烈士。女士。 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6. 称某些专业人员。 如 医士。护士。 7.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