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

常用词

朗读mǎ lù

朗读ㄇㄚˇ ㄌㄨˋ

馬鹿

名词

马鹿的意思

词语解释

马鹿mǎ lù

1.马和鹿。

2.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东北内蒙西藏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药

3.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

网络解释

马鹿 (鹿科哺乳动物)

马鹿(学名:Cervus elaphus)是仅次于驼鹿大型鹿类,共有10个亚种,因为形似骏马得名身体呈深褐色,背部两侧一些白色斑点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

马鹿生活高山森林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9-10月份发情交配孕期8个多月,每胎1仔。分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北非

(注:2005年,科学家通过DNA变异研究,将原属于欧洲马鹿的亚种——加拿大马鹿分列成为独立物种。)

马鹿 (日语词语)

马鹿是一个日语常用词,典出中文成语“指鹿为马”,所以“马鹿”用来代指稀里糊涂情况人物。在日本漫画中常以长鹿角马头怪物形象出现

马鹿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马 [ mǎ ]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 马蜂。马勺。 3. 姓。 [更多解释]

  • 鹿

    拼音部首 鹿 总笔画 11

    鹿 [ lù ] 1.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2. 方形的粮仓。 “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3. 粗,粗劣。 鹿裘。鹿布。鹿床。 4. 姓。 [更多解释]

马鹿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马鹿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