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

常用词

朗读sī mǎ

朗读ㄙ ㄇㄚˇ

司馬

名词

司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司马sī mǎ

1.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闲散官员

例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英文minister of war in ancient china;

2.姓。

英文surname;

引证解释

1.官名。相传 少昊 始置。 周 时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马。掌军旅之事。 汉武帝 元狩 四年改太尉为大司马后汉 · 因之,旋又改名太尉, 南北朝 与大将军并称二大,至 隋 废。后世用作兵部尚书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参阅通典 · 职官二》

例证明 · 申时行 《题清秋出塞图》诗:“忆昔筹边赞庙謨,桓桓司马丈夫。”
清 · 孔尚任 桃花扇 · 辞院》:“下官 杨文驄,昨奉 熊司马 之命,託 侯 兄发书 寧南,阻其北上,已遣 柳敬亭 连夜寄去。”
王季思 注:“即兵部尚书 熊明遇。”

2.官名。 周礼夏官大司马之属官,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 晋 · 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其后 汉 · 宫门及大将军、将军、校尉属官,都有司马。边郡亦置千人司马,专主兵事,不治民。 魏 晋 · 以后,州刺史带将军开府者,置府僚司马。至 隋 废州府之任,无复司马,而有治中。 唐 制,节度使属僚有行军司马。又于每州置司马,以安排贬谪或闲散的人。后世称府同知曰司马,本此。参阅《通典 · 职官十五》《续通典 · 职官十五》

例证清 ·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钱塘 黄小松 易,为 贞父先生 后人,任 兗州 运河 司马书画篆隶,为近人所不及。”
按, 黄易,官 济宁 同知。 济宁 属 兗州府。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一章:“工賑捐输价便宜白银两百得同知。官场逢我称司马照壁凭他画大狮。”

3.王宫外门

例证汉 · 贾谊 新书 · 等齐》:“天子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诸侯宫门曰司马,阑入者为城旦。”

4.指 汉 · 文学家 司马相如。

例证文选 ·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閒自入 益 部,仰 司马、扬、王 遗风。”
李善 注:“司马相如、扬雄、王褒 也。”
宋 · 王安石 《次韵约之谢惠诗》:“元龙 但高眠, 司马 勿亲涤。”
清 · 唐孙华 《次韵答王随庵》:“巧输 司马 难从官,才避 元龙 合问田。”

5.指 唐 · 大诗人 白居易。白 尝贬 江州 司马,故称。

例证元 · 张昱 《赠沉生还江州》诗:“知汝 琵琶亭 畔去,白头司马忆 江州。”
清 ·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 · 凤彩》:“如此琵琶如此曲,谁言司马泪偏多。”

6.复姓。

国语辞典

司马sī mǎ

1.职官名:(1)​ 参见“司马”条。(2)​ 郡佐之属。魏晋时为刺史属官,理军事。隋唐节度使之下皆置行军司马之官,为佐吏之属,具参谋性质。又每州置州司马一人,多以贬斥之官员任之,徒具虚衔无实际职掌清代同知俗称司马”,其实不同

2.星名。

例证《晋书 · 卷一一 · 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

3.复姓。如汉代有司马迁三国魏有司马懿。

网络解释

司马 (中国古代官名及姓氏)

司马:古代职官名称。马在中国古代的战争占据重要地位,春秋以前的职业化军队主要贵族出身子弟组成,战争方式主要是战车列阵对阵冲锋,而古代的战车是由马拉的,所以马的地位极其重要。形容哪个国家军力强盛,就称呼为什么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类,由于这层关系,司马其实是专门负责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殷商时代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后亦加于骠骑将军;后汉单独设置,皆开府;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马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司 [ sī ] 1. 主管,操作。 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 2. 官署名称。 人事司。 3. 视察。 司日月之长短。 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马 [ mǎ ]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 马蜂。马勺。 3. 姓。 [更多解释]

司马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司马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