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议
cháo yì
朝議
朝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朝议
1.谓在朝中议政。
2.指朝廷的评议、决议。
3.朝议大夫的省称。始置于隋,散官。
国语辞典
朝议
1.在朝廷商议国政。
例证《史记 · 卷一〇七 · 魏其武安侯传》:“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
2.朝廷的谋议。也作“庙议”。
例证《文选 · 潘岳 · 关中诗》:“翘翘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
3.职官名。唐、宋文官正五品以下曰朝议大夫,明朝为从四品初授的官阶,清朝则属从四品。
网络解释
朝议
封建社会重要政治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王遇到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三公九卿及相关官员召开会议,商谈解决方案,最终决断仍归皇帝所有。
朝议的字义分解
朝
拼音 zhāo,cháo 部首 月 总笔画 12朝 [ zhāo ] 1. 早晨。 如 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 如 今朝。明朝。 朝 [ cháo ] 1. 向着,对着。 如 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 如 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 如 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 如 朝代。唐朝。 5. 〔~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更多解释]
议
拼音 yì 部首 讠 总笔画 5议 [ yì ] 1. 意见,言论。 如 议论。提议。建议。 2. 讨论,商量。 如 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 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 如 非议。恐招物议。 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 如 奏议。驳议。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