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
蒙昧的意思
词语解释
蒙昧
1.指未开化的原始状态。
例如蒙昧时代。
英文uncultured; barbaric; uncivilized;
2.愚昧,不通事理。
例如蒙昧无知。
英文ignorant; benighted; illiterate;
翻译
- 英语 uncultured, uncivilized, God-forsaken, ignorant, illiterate
- 德语 Verdunkelung (S), primitiv (Adj)
- 法语 barbare, ignorant
引证解释
1.昏昧;愚昧。
例证《晋书 ·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唐 · 罗隐 《谗书 · 市赋》:“始先生以踊屨之讥革寡人之非,今先生以交易进退祛寡人之蒙昧。”
元 · 刘壎 《隐居通议 · 理学一》:“儿童初学,蒙昧未开,故瞢然无知。”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
2.犹朦胧;迷糊。
例证唐 · 孟郊 《卧病》诗:“倦寝意蒙昧,强言声幽柔。”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一:“蒙昧也人生,霎时间浮光掠影。”
1. 目不明。 汉 · 蔡邕 《瞽师赋》:“夫何矇昧之瞽兮,心穷忽以鬱伊。”
3.未开化的原始状态。
例证《三国志 · 蜀志 · 郤正传》:“昔在鸿荒,矇眛肇初,三皇应籙,五帝承符。”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 教育泛论》:“处文明灿烂之世界,而犹欲袭用矇昧之旧俗,是非颠倒,孰有过於是者乎!”濛昧:迷茫,昏暗。 晋 · 张载 《霖雨》诗:“零雨餘旬朔,濛昧日夜坠。”
国语辞典
蒙昧
◎昏暗不明。
例证南朝宋 · 鲍照〈还都道中〉诗三首之三:“霮䨴冥隅岫,蒙昧江上雾。”
网络解释
蒙昧 (词语释义)
蒙昧,指昏昧;愚昧;犹朦胧;迷糊。语出《晋书 · 阮种传》:“臣诚蒙昧,所以为罪。”
蒙昧的字义分解
蒙
拼音 mēng,méng,měng 部首 艸 总笔画 13蒙 [ mēng ] 1. 欺骗。 如 蒙骗。蒙哄。蒙事。欺上蒙下。 2. 昏迷,眼发黑。 如 蒙头转向。 3. 胡乱猜测。 如 瞎蒙。 蒙 [ méng ] 1. 没有知识,愚昧。 如 启蒙。发蒙。蒙昧。 2. 遮盖起来。 如 蒙罩。蒙子。蒙蔽。 3. 受。 如 承蒙。蒙难。蒙尘。蒙垢。 4. 形容雨点细小。 如 蒙蒙细雨。 5. 姓。 6. 同“艨”。 蒙 [ měng ] 1. 〔~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更多解释]
昧
拼音 mèi 部首 日 总笔画 9昧 [ mèi ] 1. 暗,不明。 如 幽昧。昧旦(清晨还未明亮时)。 2. 昏,糊涂,不明白。 如 愚昧。蒙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 3. 目不明。 如 “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 4. 隐藏,隐瞒。 如 暧昧。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 5. 冒犯。 如 冒昧(多作谦辞)。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