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殖
常用词
gǔ shi
骨殖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骨殖
◎遗骨、尸骨。
英文bones of the dead;
翻译
- 英语 skeletal remains, Taiwan pr. [gu3 zhi2]
国语辞典
骨殖
◎尸体经焚烧后遗留的骨灰和骨头。也作“骨植”、“骨拾”。
例证《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三三》:“就带骨殖去祖茔安葬。”
网络解释
骨殖
即尸骨。尸体腐烂后剩下的骨头。
一般焚烧只能将骨松质和肌肉等软组织烧成灰,但骨密质则成为骨殖脱胶原组织,仍是块状的骨殖。
说白了就是尸体火化后的余骨。
骨殖的字义分解
骨
拼音 gǔ,gū 部首 骨 总笔画 9骨 [ gǔ ]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如 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 如 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 如 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 如 侠骨。骨气。 骨 [ gū ] 1.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碌〕滚动(“碌”读轻声)。 [更多解释]
殖
拼音 zhí,shi 部首 歹 总笔画 12殖 [ zhí ] 1. 孳生。 如 生殖。养殖。繁殖。殖民地。 2. 种植。 如 “农殖嘉谷”。 3. 兴生财利。 如 货殖(经商)。 殖 [ shi ] 1. 〔骨~〕尸骨。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