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

复制

zhàng ㄓㄤˋ

正文・子集上一部共3画
康熙字典

正文子集上

一部

3画

U+4E08

丈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一部

唐韻》:直兩切;《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𡘋長上聲 —— 十尺曰丈。前漢・律歷志》: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又,《左傳・昭二十三年》:以令役於諸侯,屬役賦丈。【疏】屬聚下役,課賦尺丈。【又】〈哀元年〉:廣丈高倍。【註】壘厚一丈,高二万。又,《禮・曲禮》:若非飮食之客,則布席,席閒函丈。【註】函,容也。

又,長老之稱。易・師卦》:師貞,丈人,吉。又,朋友尊稱。長編》:富鄭公稱范文正公曰范十二丈。

又,釋氏所居曰方丈。杜甫詩:方丈渾連水。

又,杜甫詩:百丈牽來上瀨船。【註】百丈,牽船筏也。

說文》从又持十。俗加點,非。正譌》:丈借爲扶行之杖,老人持杖,故曰丈人。別作杖,通。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158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76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2頁,第4

考證

卷目考證・子集上 部首一部

《左傳・昭二十三年》以令役於諸侯,屬役賦丈。

謹照原文二十三年改三十二年。

《杜甫詩》百丈牽來上瀨船。

謹照原文牽來改誰家。

〔註〕百丈,牽船筏也。

謹照原註筏改篾。

索引

愛日堂藏本: 第13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37頁,第1

注解

〔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一部

〔丈〕字拼音是zhàng,独体字,五行属

〔丈〕字造字法是会意。小篆字形。从又( 手 )持“十”。十,十尺。本义是长度单位,十尺。

〔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àng] ⑴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十尺⑵ 测量长度和面积⑶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丈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丈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