唁

复制

yàn ㄧㄢˋ

正文・丑集上口部共10画
康熙字典

正文丑集上

口部

10画

U+5501

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43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191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119頁,第13

古文:

唐韻》:魚變切;《集韻》:魚戰切;《韻會》:疑戰切,𡘋音彥。
說文》:弔生也。
詩・鄘風》:歸唁衛侯。〔疏〕《正義》曰: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
榖梁傳》曰:弔失國曰唁,此據失國言之,若對弔死曰弔,則弔生曰唁。小雅雲,不入唁我,《左傳》曰:齊人獲藏堅,齊侯使夙沙衞唁之。服虔曰:弔生曰唁,以生見獲,故唁之也。
集韻》或作𣨌、喭。

又,《集韻》:牛偃切,音𤬝──義同。

注解

〔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唁〕字拼音是y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言,五行属

〔唁〕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言声。本义是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后多指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

〔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àn] ⑴ 吊丧,对遭遇丧事表示慰问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