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1230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514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460頁,第6字
《禮・禮器》松柏之有心也,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
謹照原文松上增如字。貫上增故字。
索引
愛日堂藏本: 第282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0頁,第27字
注解
〔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松〕字拼音是sō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公,五行属木。
〔松〕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是松科植物的总称。
〔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ōng] ⑴ 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⑵ 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⑶ 宽,不紧张,不严格⑷ 放开⑸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⑹ 姓。
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松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