榬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𡘋音袁。《玉篇》:絡絲籰也。或作𥰟。揚子《方言》:籰,榬也,所以絡絲也。兗豫河濟之閒謂之榬。
义又,懸鐘磬具。《管子・霸形篇》:懸鐘磬之榬,陳歌舞笙竽之樂。
义又,姓。《統譜》:漢有榬溫舒、榬終古。
音又,《集韻》:于嬀切,音爲 —— 義同。〇【按】《韻會》云《增韻》作楥,誤。楥,履楔也。《正字通》云俗楥字,尤非。
注解
〔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榬〕字拼音是yu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袁。
〔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uán] ⑴ 古代络丝的器具。⑵ 古代悬挂钟磬的架子:“于是令之县(悬)钟磬之~,陈歌舞竽瑟之乐。”⑶ 姓。
榬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榬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