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他貢切,音𥦁。《說文》:病也。《內經》有〈舉痛論〉。
义又,《增韻》:楚也、疼也。《易・說卦》:坎爲耳痛。《後漢・鄧皇后紀》:后曰:非不痛也,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
音又,《玉篇》:傷也。《左傳・成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前漢・楚元王傳》:言多痛切,發於至誠。《史記・秦本紀》: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
义又,《字彙補》:甚也。《前漢・食貨志》:以稽市物,痛騰躍。
义又,凡事盡力爲之者,皆曰痛。《世說新語》: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义又,姓。《姓譜》:本盛國後,實姬姓也。周穆王嬖寵盛姬早卒,穆王哀痛不已,遂改其族謂之痛氏。
注解
〔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痛〕字拼音是tò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甬,五行属火。
〔痛〕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疒,甬声。疒( chuáng ),与疾病有关。本义是疼痛。
〔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òng] ⑴ 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⑵ 悲伤⑶ 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
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