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

复制

zhú ㄓㄨˊ ㄉㄨˇ

正文・未集上竹部共8画
康熙字典

正文未集上

竹部

8画

U+7AFA

竺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9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877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837頁,第2

廣韻》、《集韻》、《韻會》:張六切;《正韻》:之六切,𡘋音竹。廣雅》:竺,竹也,其表曰笢。

又,天竺,國名。後漢・西域傳》:天竺國,一名身毒國,在月氏東南數千里。山海經》:有國名曰朝鮮天毒。【郭璞註】卽天竺國。括地志》:天竺國,有東、西、南、北、中央五國。通志略》:天竺,卽捐毒也。

又,姓。後漢・竇融傳》:酒泉都尉竺曾。

又,地名。福建志》:福淸縣石竺山,其產多竹而少筍。

又,《廣韻》:東毒切;《集韻》、《正韻》:都毒切,𡘋音篤。爾雅・釋訓》:竺,厚也。【疏】與篤同。楚辭・天問》:稷惟元子,帝何竺之。【註】厚也。一作篤。

又,《廣韻》:丁木切,音啄 —— 義同。

集韻》或作笁,又作䈞。

注解

〔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竺〕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ú、dǔ,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二,五行属

〔竺〕字造字法是形声。从二,竹声。本义是竹。

〔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ú] ⑴ 〔天~〕印度的古称。⑵ 姓。 [dǔ] ⑴ 古同“笃”,厚。

竺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竺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