臈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义《集韻》𦠼:或作臈。《晏子春秋・諫上》:景公令兵搏治,當臈冰月之閒而寒,冰多凍餒,而功不成㊟〔搏當作摶。《晏子春秋・諫上》:景公令兵摶治,當臈冰月之間而寒,民多凍餒,而功不成〔引自《四庫全書・繹史卷七十七下》〕〕。
义又,蜜臈。《古今注》:遠方諸山出蜜臈處,以木爲器,中開小孔,以蜜臈塗器內外。
义又,臈布。《古今注》:《周書》曰:昆吾氏獻切玉刀,切玉如臈布。
音又,《集韻》:居曷切,音葛 —— 臈胆,肥貌。
《晏子春秋・諫上》景公令兵搏治,當臈冰月之閒而寒冰,多凍餒而功不成。
謹照原文搏改摶。
注解
〔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臈〕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à、g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葛。
〔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à] ⑴ 古同“腊”:“残~生春序,愁霖逼岁昏。”㈡ [gé] ⑴ 〔~胆〕肥胖的样子。
臈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臈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