茢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正韻》:良薛切;《韻會》:力薛切,𡘋音列。《說文》:芀也。《禮・檀弓》: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惡之也。【註】茢,萑苕,可掃不祥。《左傳・襄二十九年》:乃使巫以桃茢先祓𣩵。
义又,紫茢,染草。《周禮・地官》掌染草〔註〕:茅蒐、索蘆、豕首、紫茢之屬㊟〔索蘆之「索」當作「橐」。鄭玄注:茅蒐、橐蘆、豕首、紫茢之屬〕。
音又,《爾雅・釋草》:茢,勃茢。【註】一名石芸。《本草》:一名螫茢。《唐韻古音》讀去聲,音例。張衡〈東京賦〉:爾乃卒歲大儺,敺除羣癘;方相秉鉞,巫覡操茢。
义《說文》作[⿱艹⿰⿱巛月刂],義同。
《周禮・地官・學染草註》茅蒐索蘆豕首紫茢之屬。
謹照原文索改㯱。
注解
〔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茢〕字拼音是li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列。
〔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iè] ⑴ 苇花。⑵ 苕帚:“赞牛耳桃~。”⑶ 药草名,即“石芸”。
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茢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