蚿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正韻》:胡田切;《韻會》:胡千切,音賢。《廣韻》:馬蚿蟲。《莊子・秋水篇》:夔憐蚿,蚿憐蛇。《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中斷成兩段,各行而去。《本草》:馬蚿,形如蚯蚓,紫黑色,觸之卽側臥如環,故又名刀環。
义又,紫蚿。《本草》:石蜐,一名紫蚿。互詳䗃、二字註。
音又,《集韻》:胡涓切,音懸 —— 義同。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2586頁,第2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80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53頁,第20字
注解
〔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蚿〕字拼音是xi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玄。
〔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án] ⑴ 〔马~〕即“马陆”,一种节肢动物,有很多对腿。
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