覈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𡘋下革切,音核。《類篇》:考事襾笮,邀遮其辭,得實曰覈。張衡〈西京賦〉:何以覈諸。【註】覈,驗也。王褒〈責髥奴文〉:鼓鬣動鬐,則硏覈臧否。
义又,《韻會》:深刻也。
义又,泉名。《水經注》:籍水,又東逕上邽城南,得覈泉水。
义又,與核通。《篇海》:果中實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覈。
音又,《集韻》:奚結切,音頁 —— 邀也。
音又,恨竭切,音紇 —— 與麧同,麥糠中不破者。《前漢・陳平傳》:亦食糠覈耳。
音又,詰弔切,音竅。《博雅》:骰覈,骨也。
义或作𩅢礉。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覈
謹照原文覈字下增物字。
注解
〔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襾部。
〔覈〕字拼音是hé,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覀、敫。
〔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é] ⑴ 檢驗﹑查核。如:“檢覈”﹑“覈對”。《文選•張衡•;東京賦》:“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將覈其論,必徵言焉。”⑵ 詳實﹑嚴謹。《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下》:“遷文直而事覈,固文贍而事詳。”《北史•;卷七十二•;李德林傳》:“善屬文,詞覈而理暢。”⑶ 深刻。《後漢書•卷六十八•;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論鄉黨人物。”⑷ 米麥舂餘的粗屑。《漢書•卷四十•;陳平傳》:“其嫂疾平之不親家生產,曰:『亦食糠覈耳。』”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十首之四十五》:“不惜兩鍾輸一斛,尚贏糠覈飽兒郎。”
覈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覈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