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

复制

què ㄑㄩㄝˋ quē ㄑㄩㄝ

正文・戌集上門部共18画
康熙字典

正文戌集上

門部

18画

U+95D5

闕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門部

廣韻》:袪月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月切,𡘋𦁐說文》:門觀也。【徐曰】中央闕而爲道,故謂之闕。玉篇》:象魏闕也。廣韻》:闕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爲道也。正韻》:宮門雙闕也。韻會》:爲二臺于門外,作樓觀於上,上員下方,以其縣法,謂之象魏。象,治象也;魏者,言其狀魏魏然高大也;使民觀之,因爲之觀,兩觀雙植,中不爲門。又,宮門、寢門、冢門皆曰闕。古今注》:闕,觀也。古每門樹兩觀於其前,所以標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至此,則思其所闕,故謂之闕。爾雅・釋宮》:觀謂之闕。詩・鄭風》:挑兮達兮,在城闕兮。【傳】乗城而見闕。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享王于闕西辟。【註】闕,象魏也。史記・高祖紀》:立東闕、北闕。又,〈秦本紀〉:築冀闕。【註】劉伯莊云:冀猶記事,闕卽象魏也。

又,《廣韻》:失也、過也。

又,《集韻》:乏也、空也。

又,《增韻》:不恭也。

又,《玉篇》:少也。左傳・成十三年》:又欲闕剪我公室。

又,《廣韻》:不供也。左傳・襄四年》:敞邑褊小,闕而爲罪。【註】闕,不供也。

又,《增韻》:虛也。禮・禮運》:三五而闕。【註】一盈一闕,屈伸之義也。

又,《增韻》:游車補闕者曰遊闕。周禮・春官・車僕》:掌戎路之萃、廣車之萃、闕車之萃。【註】闕車,所用補闕之車也。左傳・宣十二年》:潘黨率游闕四十乗。【註】游車,補闕者。

又,不合也。前漢・王莽傳》:歸師勿遏,圍城謂之闕。【註】此兵法之言也。闕,不合也。

又,毀也。禮・曾子問》:入自闕。【註】闕謂毀宗也。

又,《正韻》:闕翟后服刻繪爲衣,不畫也。周禮・天官・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註】闕狄,畫羽飾;展衣,白衣也。詩・衞風》玼兮玼兮,其之翟也〔傳〕:褕翟、闕翟,羽飾衣也。

又,劒名。荀子・性惡篇》:闔閭之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

又,國名。左傳・昭十五年》:闕鞏之甲。【註】闕鞏國所出鎧。

又,獸名。爾雅・釋獸》:闕洩多狃。【疏】闕泄,獸名,其脚多狃。狃,指也。

又,山名。前漢・司馬相如傳》:遺屯騎於𤣥闕兮。【註】𤣥闕,北極之山也。

又,塞名。戰國策》: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註】闕,塞名也。又,《史記・周本紀》:西周恐,將天下銳師出伊闕攻秦〔西周恐,倍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師出伊闕攻秦〕【註】《括地志》云:在洛州南十九里。

又,《廣韻》:姓也。出下邳。漢有荆州刺史闕羽三。

又,《正韻》亦作屈。

又,《正韻》:其月切,音橜。左傳・隱元年》:潁考叔曰:若闕地及泉。又,〈襄二十一年〉:方暑闕地,下冰而牀焉。〈吳語〉:闕爲石郭、陂漢,以象帝舜。【註】闕,穿也。管子・山權數篇》:北郭有拙闕而得者。【註】穿地至泉曰闕。

又,《韻補》叶音檜。程曉〈贈傅𤣥〉詩:元服初加,萬福咸會;赫赫應門,嚴嚴朱闕。

又,叶音乞。班固〈北征頌〉:雷震九原,電曜高闕;金光鏡野,武旗冒日。

又,叶音卻。鄭虔季〈贈陸雲〉詩:𥠇𥠇閶闔,南端啟籥;庶明以庸,帝聽式闕。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3205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340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1329頁,第16

考證

卷目考證・戌集上 部首門部

《左傳・成十三年》又欲闕剪我公室。

謹按剪字下从羽今改翦。

《正韻》闕翟后服刻繪爲衣,不畫也。

謹照原文刻繪改繒。

《管子・山權數篇》北郭有拙闕而得龜者。

謹照原文拙闕改掘闕。

索引

愛日堂藏本: 第787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76頁,第27

注解

〔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門部

〔闕〕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uè、quē,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門、欮

〔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uē] ⑴ 均见“阙”。

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闕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