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正韻》:莫白切;《韻會》:莫百切,𡘋音貊。《玉篇》:阡陌也。詳前阡字註。
义又,市中街也。《後漢・袁紹傳》:填接街陌。
义又,《釋名》:綃頭或曰陌頭,言其從後橫陌而前也。齊人謂之㡋。〇【按】陌頭之陌,當與帞通。
义又,姓。見《正字通》。
音又,《唐韻正》:古音莫各反。《史記・龜策傳》:故牧人民,爲之城郭,內經閭術,外爲阡陌。《楚辭・九思》:逡巡兮圃藪,率彼兮畛陌;川谷兮淵淵,山峊兮硌硌。魏文帝〈陌上桑〉詩:披荆棘,求阡陌,側足獨窘步,路局窄;虎豹嘷動,雞驚,禽失羣,鳴相索。窄,古音作。
义又,借作百。《五代史・王章傳》:緡錢出入,皆以八十爲陌,章減其出者陌三。《夢溪筆談》:今之數錢,百錢謂之陌。借陌字用之。《正韻》亦作佰。
注解
〔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陌〕字拼音是mò,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百,五行属水。
〔陌〕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阜( fù ),百声。阜,土山,与地形有关。本义是田间小路。
〔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ò] ⑴ 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⑵ 生疏,不熟悉⑶ 市中街道
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