鮐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𡘋音台。《說文》:海魚名。《正字通》:河豚別名。《史記・貨殖傳》:鮐鮆千斤。【註】師古曰:鮐,海魚也。左思〈吳都賦〉:𩵭鮪鯸鮐。【註】鯸鮐魚,狀如科斗,大者尺餘,腹下白,背上靑黑有黃文。又,《爾雅・釋詁》:鮐背。【疏】老人皮膚消瘠,背若鮐魚也。揚子《方言》:鮐,老也。秦晉之郊、陳兗之會曰耇鮐。【註】言背皮如鮐魚。《釋名》:九十曰鮐背,背有鮐文也。
义又,通作台。《詩・大雅》:黃耇台背㊟〔「耇」,原文作「耈」〕。【箋】台之言鮐也。
音又,《集韻》、《正韻》𡘋堂來切,音臺。又,《集韻》:盈之切,音怡 —— 義𡘋同。
索引
武英殿刻本: 第3516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68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65頁,第20字
注解
〔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鮐〕字拼音是tá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台。
〔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ái] ⑴ 〔~魚〕身體呈紡錘形、背青藍色,頭頂淺黑色,生活在海中,為中上層洄游性魚類。供食用,肝可制魚肝魚。亦稱“鮐巴魚”、鯖、“油筒魚”、“青花魚”。
鮐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鮐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