齗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語斤切;《集韻》:魚斤切,𡘋音䖐。《說文》:齒本也。
义又,齗齗,辯爭貌。《史記・魯世家》:孔子曰:甚矣魯道之衰也,洙泗之閒齗齗如也。徐廣曰:魯濱洙、泗之閒,其民涉渡,幼者扶老者代其任。俗既薄,長者不自安,與幼者相讓,若有所爭辯,故曰齗齗如也,所以爲道衰也㊟〔徐廣曰:《漢書・地理志》云「魯濱洙、泗之閑,其民涉渡,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薄,長者不自安,與幼者相讓,故曰齗齗如也」。齗,魚斤反,東州語也。蓋幼者患苦長者,長者忿愧自守,故齗齗爭辭,所以爲道衰也。案,《漢書・地理志》云云,此段文作:故孔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言近正也。瀕洙泗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長老不自安,與幼少相讓,故曰「魯道衰,洙泗之間齗齗如也」。濱,瀕俗字〕。
义又,忿疾意。《後漢・劉向傳》:朝臣齗齗㊟〔朝臣齗齗不可光祿勳,何邪〕。
音又,《正韻》:齗,齒根肉。
音又,《廣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𡘋音釿。《廣韻》:犬爭貌。
音又,《集韻》:牛閑切,音詽 —— 齗齗,爭訟也。
音又,口謹切,音赾 —— 口上肉。
音又,《類篇》:語近切,音听 —— 義同。
音又,《集韻》:忍善切,音蹨 —— 笑也。
音又,苦本切,音梱 —— 齒見貌。一曰齧也。
音又,《集韻》、《類篇》𡘋口很切,音懇 —— 笑也。又,語蹇切,音巘 —— 義同。別作𪘎、𪙤。
注解
〔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n、yĭn、y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齒、斤。
〔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ín] ⑴ 〔~~〕①露齿貌。单用义同。②争辩。③忿嫉。⑵ 同“龈”。牙根肉。㈡ [y] ⑴ 犬争斗。⑵ 上腭。㈢ [yán] ⑴ 同“齴”。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