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戶乖切頁碼第362頁,第18字續丁孫
淮
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从水隹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戶埋反頁碼第889頁,第3行,第1字述
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從水隹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桐柏大復山,在平氏縣東南,淮水所出,東南至淮陵入海,過郡四行三千里青州川。」按:淮源初涌出,復潛流三千里,然後長騖東北,經大復山,從義陽郡北,東過江夏平春縣北;又東過新息縣南、期思縣北,至原鹿縣南,與汝水合;東北至九江壽春縣東,北與肥水合;東至當塗縣北,與渦水合;東北至下邳淮陰縣,與泗水合;東至廣陵淮浦縣,西入海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戸乖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127頁,第1字許惟賢第928頁,第2字
淮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
段注南陽郡平氏,二志同。今河南南陽府桐柏縣縣西北四十里有故平氏城。《前志》平氏下曰:《禹貢》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至淮陵入海。過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水經》曰:淮水,出南陽平氏縣胎簪山。東北過桐柏山。東過江夏,廬江,九江,不邳諸郡。至廣陵淮浦縣入於海。按桐柏大復,以四字爲山名。《漢志》、《說文》、《風俗通》,酈注皆云桐柏大復山。應劭注《地理志》云:復陽縣在桐柏大復山之陽是也。後世地志析爲二山。乃非是。《禹貢》祇云桐柏,省言之也。古經史所舉之山皆舉其全勢。後人乃以一支一節當之。若《水經》所謂胎簪,亦卽桐柏耳。作《水經》者別爲二。亦非也。今淮水出河南桐柏縣桐柏山。東流經羅山縣,眞陽縣,息縣,固始縣,光州。又入江南畍。經潁州府,霍邱縣,潁上縣,壽州,懷遠縣,鳳陽府,臨淮縣,五河縣,盱眙縣,泗州。至淸河縣合於河。經山陽縣,阜寧縣,安東縣。至雲梯關入於海。古水道河於冀州入海。不與淮同入海。淮之古水道今未有異。淮自平氏至入海,大致東北行。東多北少。許云東南,南字誤。
从水。隹聲。
段注戶乖切。十五部。按《禹貢》濰水,《漢書》作維水。其作淮者,誤。
白话解释
淮,河流。源出南阳平氏桐柏大复山,东南方注入东海。字形采用“水”作边旁,“隹”是声旁。
淮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16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910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69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68頁,第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31頁,第19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568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661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31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302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84頁,第27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53頁,第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769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723頁【補遺】第17624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396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39頁【崇文】第375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516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42頁,第4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008頁,第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