邿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書之切頁碼第211頁,第3字續丁孫
邿
附庸國。在東平亢父邿亭。从邑寺聲。《春秋傳》曰:「取邿。」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二反切申之反頁碼第542頁,第1行,第2字述
附庸國,在東平亢父邿亭。從邑寺聲。《春秋傳》曰:「取邿下。」
鍇注臣鍇按:杜預:「又,齊地也,平陰城西有邿山。」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書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183頁,第1字許惟賢第520頁,第2字
附庸國。
段注《王制》曰: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矦曰附庸。鄭云:不合,謂不朝會也。小城曰附庸。附庸者,以國事附於大國。不能以名通也。《春秋》襄十三年夏。取邿。邿者,魯附庸也。
在東平亢父邿亭。
段注《前志》曰:東平國亢父詩亭,故詩國。《後志》曰:章帝元和元年。分東平國爲任城國。亢父屬任城國。按《前志》當作詩亭故邿國。許書當作東平亢父詩亭。杜預左注亦當本作詩亭。皆寫者亂之耳。邿詩古今字也。今山東濟寧州東南有故邿城。
从邑。寺聲。
段注書之切。一部。
《春秋傳》曰:取邿。
邿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16頁,第10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37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1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68頁,第1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59頁,第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929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606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461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373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64頁,第26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66頁,第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148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691頁【補遺】第1699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639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65頁【崇文】第225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860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340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643頁,第7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