偪

复制

ㄅㄧ

亻部共11画左右结构U+506A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亻部

11画

9画

左右结构

WGKL

OMRW

NAJK

21266

U+506A

32125125121 撇、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

偪字概述

纠错

〔偪〕字拼音是(bī),部首是亻部,总笔画是11画

〔偪〕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畐”,五行属水。

〔偪〕字仓颉码是OMRW,五笔是WGKL,四角号码是21266,郑码是NAJK

〔偪〕字的UNICODE是U+506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586,UTF-32:0000506A,UTF-8:E5 81 AA。

〔偪〕字异体字是

偪的笔顺

纠错
Loading...

偪的意思

纠错

ㄅㄧ

基本解释

同“”。

偪字的翻译

纠错
  1. compel, pressure, force; bother

偪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1ㄅㄧ

详细解释

侵迫。

《左传•僖公五年》:“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孟子•滕文公上》:“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即行縢。包裹在足胫上,使跳腾轻便。俗称为“绑腿”。《诗经•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句下汉•毛亨•传:“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汉•郑玄•笺:“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礼记•内则》:“偪屦著綦。”

2ㄈㄨˊ

详细解释

参见“偪阳”条。

屈服。

《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偪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1ㄅㄧ

详细解释

1.〈书〉逼迫;威胁。同“”。

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左传‧僖公五年)?。

2.〈书〉指行縢。包裹在足胫上,使便于跳跃的布帛。

偪屦著綦(《礼记‧内则》)。

3.姓。

2ㄈㄨˊ

详细解释

1.屈服。通“”。

2.参见【偪阳】。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偪的字源字形

纠错

偪(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偪(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偪(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偪(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偪(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偪(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偪(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偪(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偪(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偪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