咈

复制

ㄈㄨˊ

口部共8画左右结构U+5488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口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KXJH

RLLN

JYND

65027

U+5488

25151532 竖、横折、横、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𠲽

咈字概述

纠错

〔咈〕字拼音是(fú),部首是口部,总笔画是8画

〔咈〕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弗”。

〔咈〕字仓颉码是RLLN,五笔是KXJH,四角号码是65027,郑码是JYND

〔咈〕字的UNICODE是U+548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640,UTF-32:00005488,UTF-8:E5 92 88。

〔咈〕字异体字是𠲽

咈的笔顺

纠错
Loading...

咈的意思

纠错

ㄈㄨˊ

基本解释

古同“”,违逆,乖戾。

吵扰。

象声词。

详细解释

动词

不服从或不顺从 咈人之耳,违人之意。 ——三国 魏· 桓范《世要论·谏争》

disobey;

咈字的翻译

纠错
  1. oppose
  2. entgegensetzen, gegenüberstellen

咈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ㄈㄨˊ

详细解释

违背、违逆。

《书经 · 微子》:“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

忿怒。

《警世通言 · 卷二二 ·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那人咈然不乐道:‘客人既发了个好心,却又做脱身之计。’”

不然。

《书经 · 尧典》:“帝曰:‘吁!咈哉。’”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咈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ㄈㄨˊ

详细解释

1.《书》违背;违逆。

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书经‧微子》)。

2.《书》愤怒。

那人咈然不乐道:客人既发了个好心,却又做脱身之计(《警世通言‧卷二十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3.《书》不然。

帝曰:吁!咈哉(《书经‧尧典》)。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咈的字源字形

纠错

咈(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咈(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咈(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咈(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咈(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咈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